孟加拉國如何為氣候變化做準備

考慮到災難性的海平面上升或風暴的可能性,這個地勢低窪的國家正在投資“氣候防護”國家的方法。 特別報告的第5部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關於孟加拉國和氣候移民系列故事的第五篇。

孟加拉國達卡——孟加拉國可能是大自然的沙包,但在對抗氣候變化的生存之戰中,這個小小的河流國家不會不戰而降。

孟加拉國已經投資了 1000 萬塔卡,相當於約 15 萬美元,用於建造旋風避難所並建立風暴預警系統。今年早些時候,它又向該國的農業和衛生預算撥款 5000 萬美元,以幫助“氣候防護”某些發展部門。 該國的農業研究中心正在設計耐鹽水稻品種。這個南亞國家是最早向聯合國提交戰略的國家之一,該戰略概述了它需要什麼來應對氣候變化的最壞影響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最近關於可持續性的報告的主要作者薩利姆·胡克說:“他們沒有等待。”

孟加拉國各地的領導人表示,該國迫切需要西方國家的資金,以適應世界領先的氣候科學家一致認為由工業化國家的排放造成的各種問題。 但他們也指出,該國與災難的歷史在某種程度上讓孟加拉國在瞭解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此外,儘管這裡的領導人表示,他們認為西方國家應該向孟加拉國和其他脆弱國家賠償全球變暖的損失,但他們也對那些將孟加拉國視為一個絕望、無助、永遠需要援助的國家的人感到惱火。

在一次又一次的災難中學習生存

孟加拉國獨立大學院長奧馬爾·拉赫曼說:“我們在 1970 年代經歷了一場可怕的饑荒,我們經歷了你能想到的每一次旋風,一系列巨大的自然災害。” 但他指出,雖然貧困普遍存在,但饑荒很少見,而且該國的糧食產量在近幾十年裡有了巨大的提高。

此外,在經濟衰退之前,孟加拉國的經濟增長速度與印度不相上下,拉赫曼將其歸因於不斷發展的創業文化和蓬勃發展的服裝業。 事實上,在 2007 年——在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宣佈孟加拉國為“國際棄兒”約 30 年後——世界銀行預測孟加拉國可能會在 20 年內加入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

拉赫曼說:“我看到的是一個在很少優勢的情況下做得非常出色的國家。孟加拉國沒有得到很多現成的東西。”

國際移民組織南亞代表拉巴布·法蒂瑪補充說:“我必須說,這個國家簡直是個奇蹟。”

“這完全是以人為本的。儘管存在所有自然障礙,儘管政治和治理不善,這裡的人們不會捱餓。這個國家幾乎實現了水稻生產的自給自足。而且對於這個國家,這個小國來說,養活 1.5 億人——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蹟,”法蒂瑪說。

現在,這個國家的領導人希望啟動另一個奇蹟:在老天能降臨到他們頭上的最大自然災害組合中倖存下來。
將資源對準地方層面

目前的重點是一種被稱為社群適應的方法,胡克等人表示,這將有助於最貧困的社群獲得資金和資訊。 倡導者表示,這些仍在形成的倡議旨在幫助風險最高的村莊啟動專案,資金直接流向他們,而不是透過全球和國家基金層層下發。

這可能會在孟加拉國西南部加布拉這樣的地方有所幫助,在潮汐洪水襲擊該村並導致數千人無家可歸近六個月後,當地一位環保活動家繼續傳送電子郵件,懇求慈善家和其他人幫助居住在那裡的人們。

孟加拉國總體需要多少資金尚不清楚。 這裡的領導人估計,僅在某些地區將堤壩抬高約 20 釐米(7.8 英寸)就需要 5 億美元——而到施工完成時,這個高度可能還不足以阻止不斷增長的風暴潮。

孟加拉國外交部多邊經濟事務前總幹事哈米杜爾·拉希德說:“適應聽起來很容易,但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代價高昂的提議。”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孟加拉國代表艾農·尼沙特稱糧食安全是該國短期內的首要任務。

他說,兩年前,孟加拉國因洪水損失了 10% 的作物。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估計,到 2050 年,中亞和南亞的產量將下降 30%。對於一個依賴大米生存的國家來說,產量的大幅減少可能轉化為廣泛的營養危機。

孟加拉國水稻研究所開發的第 47 種耐鹽水稻,現在看起來並不起眼,它放在一間簡陋的教室的木製窗臺上,裝在玻璃罐裡。 但它可以幫助拯救這個國家。

它是達卡郊外研究所內齊腰高的編號和標記水稻田的產物。孟加拉國水稻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花了 15 年多的時間測試新的高產水稻品種,這些品種可以在鹽水中生長,由於孟加拉灣海平面上升,這些鹽水已經進入水稻產區,導致作物產量下降。

透過手機系統進行旋風預警

與此同時,在市中心,孟加拉國環境和地理資訊服務中心的工程師正在建立一個風暴早期預警系統,可以透過手機簡訊傳送。手機很普及,即使在偏遠的村莊也是如此。

在 2007 年的錫德爾氣旋期間,該國早期的風暴預警系統的巨大改進已經被認為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環境和地理資訊服務中心高階水資源規劃師艾哈邁德·哈桑說,手機非常適合更快地傳播預警。

即便如此,哈桑表示,還需要更多的發展援助來解決氣候變化的威脅。 預警很重要,建造新的旋風避難所和加強堤壩也很重要。 但他說,為應對氣候變化而做的真正工作在於控制人口、增加受教育機會和提高收入水平。

夜幕降臨時,尼沙特坐在屋頂的桌子旁,他說,孟加拉國的領導人正是在這裡商定如何最好地為氣候變化做準備的。 他說,他渴望看到他的國家做一些不需要花費太多錢的事情,但這些事情可能會在治理方面引發巨大的變化——例如在每個部門都設立氣候變化部門。

他說:“我們不是在談論額外的人力。我們談論的是讓氣候變化成為一切的入口。對於人們來說,氣候變化仍然是一些抽象的東西。”

與此同時,拉赫曼正忙於在他的大學建立一個主要的研究適應中心。 該擬議中心由胡克和像阿提克·拉赫曼這樣的孟加拉國頂尖科學家帶頭,該中心的工作理論是,學生們在孟加拉國的活生生的實驗室裡學到的東西,將比在劍橋或牛津的無菌課堂裡學到的關於脆弱國家需要什麼來應對氣候變化的東西更多。

“做非常複雜的事情”的記錄

奧馬爾·拉赫曼指出,該國在過去幾十年裡成功地開展了降低人口增長的運動,這衡量了孟加拉國可以取得的成就。 他指出,30 年前,一個家庭平均有 7 個孩子。 現在,一個家庭平均有 3 個孩子,而且這個數字還在減少。 他堅稱,這裡面蘊含著氣候變化的教訓。

他說:“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個做非常複雜的事情的記錄。在一個傳統的保守國家,讓人們接受談論節育表明,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支援,我們有能力維持社會變革。”

他說,對他來說重要的是,孟加拉國的成就應該被理解,並避免讓他的國家被貼上“永遠的受害者”的標籤。

拉赫曼說:“一旦你將一個國家貼上受害者的標籤,你基本上就放棄了。會感到疲勞。孟加拉國是一個有韌性的國家。我們已經向世界表明,我們能夠適應,我們能夠面對挑戰,我們不僅僅是災難的被動受害者。”

孟加拉國高階研究中心的研究員薩德爾·沙菲庫爾·阿拉姆表示,需要考慮更大的前景。 阿拉姆說,他不希望世界如此專注於幫助各國應對氣候變化,以至於忽視了減少排放的必要性。 他說,世界上所有的旋風避難所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阿拉姆說:“我們的適應能力不會持續很長時間。適應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轉載自 Green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