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糟糕到更糟: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最新資料

聯合國表示,即使是承諾減少導致全球變暖的汙染的國家,也在排放更多的汙染物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根據今天釋出的新資料,承諾限制其導致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排放,特別是二氧化碳(CO2)的38個國家,正在失敗。負責監督全球減排工作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表示,總體而言,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最普遍的二氧化碳當量(CO2e)衡量)在1990年至2006年間(可獲得資料的最新年份)下降了8.94億噸。

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發現,從2000年到2006年,排放量增長了2.3%,即4.0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並且16年來的下降完全是由於1989年共產主義政府倒臺後,俄羅斯等前東歐集團國家的經濟活動(工廠和發電廠關閉)的下降所致,這導致二氧化碳當量排放量減少了20多億噸。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表示,自2000年以來,這些國家的經濟已經復甦,導致二氧化碳當量排放量增加了約2.58億噸。

自1990年以來,大多數工業化的歐洲國家以及中國和美國(尚未同意任何減排)一直在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自2000年以來,總共增加了約4.0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警告說,現在的排放情況可能更糟,並指出該研究中的統計資料已經將近三年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發言人約翰·海表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專家審查小組需要兩年時間來核實資料,部分原因是前往有關國家。這使得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資料不是最新的,但卻是市場上最可靠的。”

英國和摩納哥公國是僅有的兩個歐洲國家,在承諾到2012年分別減排(12.5%和8%)之後,似乎正在按計劃進行。相比之下,奧地利在2002年承諾在未來10年內將排放量降至1990年水平以下13%以上,但實際上現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增加了15%。同樣,儘管日本在2002年承諾到2012年將其減少6%,但現在排放的溫室氣體比1990年高出6%以上。

即使是在《京都議定書》(一項減少排放的國際條約)的條款下允許排放更多溫室氣體以促進進一步經濟發展的國家,也幾乎使其允許的增長增加了一倍。例如,愛爾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長了近26%,而根據該條約的規定,其排放量應該僅增長13%。

該條約的簽署國必須在2012年之前採取行動。如果他們到那時繼續超出其限制,他們將被暫停國際碳交易,目前該交易允許他們從發展中國家購買更便宜的減排量來代替他們自己的減排量;相反,他們將被要求在未來幾年內實現1.3倍的減排量。

世界各國政府將於下個月在波蘭波茲南舉行會議,繼續就2012年之後削減全球變暖溫室氣體的具有約束力的國際協議進行談判,該協議被稱為目前生效的《京都議定書》的繼任者。

在布什政府的領導下,美國參與了此類會談,但沒有接受具有約束力的減排目標。根據美國能源部的資料,美國去年排放了近60億噸二氧化碳,高於1990年的約50億噸。即將上任的奧巴馬政府將如何進行,仍有待觀察,儘管當選總統在競選時承諾到2050年將美國排放量減少到目前水平的80%以下。

在釋出今天的報告時,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秘書伊沃·德·博爾強調了就一項新的具有約束力的協議進行談判以減少氣候變化汙染的重要性。他說:“這些資料清楚地強調了聯合國談判程序在波茲南取得良好進展,並迅速制定一項新的協議以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的緊迫性。”他還指出,當選總統奧巴馬不會出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