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威脅依然存在
在2004年印度洋海嘯的災難性後果中,科學家們趕緊調查其成因和另一次致命海浪的可能性[參見“海嘯:變革之浪”;《大眾科學》,2006年1月]。他們發現,海嘯是由蘇門答臘島西海岸近海9.2級地震引起的——具體來說,發生在巽他巨型逆衝區,那裡一個構造板塊俯衝到另一個板塊之下。科學家們曾推測,2007年那裡發生的兩次強烈地震可能已經釋放了積聚的能量,從而防止了另一次大地震。
不幸的是,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及其同事帶來了壞訊息。他們分析了衛星雷達和GPS站資料,以及珊瑚礁生長模式和其他歷史地質記錄,以評估該區域的破裂程度與過去的活動相比如何。 顯然,2007年的事件僅釋放了內部應力的四分之一。這些團隊在12月4日的《自然》雜誌和12月12日的《科學》雜誌上報告說,另一次引發海嘯的地震可能隨時在那裡發生。 —Charles Q. Choi
狂犬病康復病例
2004年,Jeanna Giese 成為首位在未接種疫苗的情況下從狂犬病感染中倖存下來的人。威斯康星醫學院的 Rodney E. Willoughby, Jr. 透過誘導昏迷並給她注射抗病毒藥物救了她[有關他的描述,請參閱“狂犬病的治療方法?”;《大眾科學》,2007年4月]。 去年秋天,這項“密爾沃基療法”可能也幫助一位哥倫比亞八歲女孩和一位巴西少年戰勝了困難。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個女孩在昏迷期間開始康復;然而,在醒來之前,她死於肺炎,她的醫生說這與她的狂犬病感染無關。 這個男孩正在康復,但該療法是否有效尚不完全清楚:他在出現症狀之前接受了部分狂犬病治療。(其他五人在接受此類部分治療後康復。) 儘管這兩個案例可能代表了密爾沃基療法的積極訊息——對其進行的研究存在爭議且難以進行——但吉斯仍然是目前唯一明確的成功案例。
2013年前的生物恐怖主義
自9/11襲擊和炭疽郵件事件以來,人們對致命病原體作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釋放的恐懼有所上升[參見“生物武器的幽靈”;《大眾科學》,1996年12月,以及“炭疽事件之後”;《大眾科學》,2008年11月]。 國會委員會得出結論,此類事件比核爆炸更有可能發生,該委員會在其12月2日的報告中表示,生物恐怖事件很可能在2013年前在某地發生。 過去,為確保病原體安全並將生物武器科學家引導到和平活動而進行的合作努力已經奏效,但委員會指出,必須加強和擴充套件此類計劃。
宗教影響
人類基因組可以講述祖先遷徙的故事[參見“遙遠過去的痕跡”;《大眾科學》,2008年7月]。 它還揭示了宗教和迫害的影響。 調查人員研究了來自伊比利亞半島周圍1140名男性的基因——特別是他們的Y染色體,它從父親到兒子變化不大。 他們發現,現代伊比利亞人口中有19.8%具有塞法迪猶太血統。 這可能反映了15世紀基督徒對猶太人的清洗和皈依。 同樣,10.6%的人具有摩爾人血統,這可能是公元711年穆斯林征服該地區的結果。 研究結果發表在2008年12月4日的《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上。
注意:本文最初的標題是“Upd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