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冰雹、火災:氣候變化對美國意味著什麼?

區域影響包括西部地區野火增多,東部地區風暴增強。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根據最新的氣候研究,美國中心地帶可以期待更炎熱、更潮溼的夏季。根據普渡大學大氣科學家羅伯特·特拉普領導的研究,全球變暖將導致該地區出現更嚴重的雷暴——可能產生時速 58 英里(93 公里)的陣風、0.75 英寸(1.9 釐米)大小的冰雹,甚至更頻繁的龍捲風。與此同時,據獨立環境顧問克里斯蒂·埃比稱,像 1995 年芝加哥導致 700 人死亡的熱浪將變得更加普遍。

“氣候變化預計將增加中西部地區熱浪的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間,”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 報告作者埃比說。“此外,預計熱浪會更加炎熱。”

當然,美國中西部地區不是唯一一個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全球變暖的跡象開始在各地顯現:從北極失控的冰雪融化到太平洋中緩慢下沉的島嶼。“氣候條件的變化已經發生,”皮尤全球氣候變化中心總裁艾琳·克勞森說,該中心今天釋出了一份關於美國區域影響的報告。“很明顯,迫切需要強有力的國家和國際政策行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有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除了熱浪增加外,報告的調查結果還包括:

西部野火——近年來日益具有破壞性和廣泛性的火災季節很可能會繼續,原因是乾旱加劇和土地開發侵佔自然燃燒的景觀,以及氣候變化引發的燃料繁榮(植物生長增強和向更多木本物種的轉變),再加上滅火工作導致更多豐富的植物物質為猛烈的火災提供燃料,據俄勒岡州立大學科瓦利斯分校和自然保護協會的生態學家多米尼克·巴舍萊稱。“人類行為和氣候變化的致命結合意味著我們可能會看到像 2007 年那樣的更多野火,”她說。

墨西哥灣沿岸被淹沒——據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巴吞魯日分校的海岸科學家羅伯特·特威利稱,諸如堤壩等人類工程措施降低了路易斯安那州和其他墨西哥灣沿岸州的溼地跟上陸地下沉和海平面上升的能力。“如果土壤形成速度跟不上,”他說,“海平面上升對溼地的淹沒將基本上淹沒這些景觀,溼地將轉變為開闊水域。”反過來,這將使附近的社群更容易受到風暴潮的影響,例如 2005 年卡特里娜颶風造成的風暴潮。

“死亡區”更加死亡——切薩皮克灣退化的原因之一是水中多個正在增長的季節性大面積區域,這些區域的所有氧氣都被浸出。“死亡區”是一個沒有魚類和底棲生物(如螃蟹和其他貝類)的地方,而該海灣以這些生物而聞名。馬里蘭大學環境科學中心主任、海洋科學家唐納德·博施警告說,氣候變化也將使恢復這一重要流域和食物來源的本已困難的任務複雜化。“氣候變化的影響並非直截了當,”他說,“而是多重且相互作用的。”

皮尤報告並不是唯一研究區域影響的報告。

更強烈的風暴——根據普渡大學的特拉普的說法,該國大部分地區將遭受嚴重的雷暴,但東部和東南部的主要城市可能會看到風暴頻率的最大幅度增加,美國宇航局今年早些時候的一項研究也證實了這一發現。“我們的分析表明,在亞特蘭大和紐約等地區,風暴發生的可能性會增加高達 100% 或更多,”研究人員在本週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中寫道。

因此,這些專家表示,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不僅要關注減少導致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排放,還要關注調整以適應已經發生的變化。“我們面臨的適應挑戰是試圖瞭解氣候變化對某個地區的具體影響,”博施說。儘管如此,“適應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我們無法完全避免氣候變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