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起源

菲多的表親可能是歐亞狼,但新發現使家養的細節變得複雜

加入我們科學愛好者的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珍貴的博美犬到骯髒的雜種犬,所有家犬(Canis familiaris)似乎都起源於歐亞灰狼(Canis lupus)。但我們仍然不知道的是,我們的好朋友究竟何時何地從捕食者變成了夥伴。而這樣的知識可能有助於解決長期爭論的為什麼是第一個被馴養的動物的問題。

狗的基因組(來自一隻名叫塔莎的拳師犬)於2005年首次被解碼——甚至在此之前,研究人員就一直在使用基因工具來追蹤菲多的第一個家園。早期研究指出,東亞是首次馴養的地點,原因是在那裡各種村莊的狗群中發現了高度的遺傳多樣性和其他關鍵標記。

然而,一些研究人員後來指出,這項基因搜尋取樣了更多的東亞村莊犬,而忽略了全球其他村莊漫遊的類似幼犬。這就是康奈爾大學的村莊犬遺傳多樣性專案的用武之地。從最近對非洲村莊犬的基因分析開始,康奈爾小組希望最終建立一個基於DNA的全球犬類祖先詳細地圖,這將反過來使人們對收養它們的古代人類有新的認識。

本月早些時候,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出現了這種新見解的一部分,該研究對狗的東亞起源假設提出了質疑。由康奈爾大學亞當·博伊科(Adam Boyko)領導的團隊(他是康奈爾大學卡洛斯·D·布斯塔曼特實驗室的研究員)對非洲的318只村莊犬(以及來自北美和歐洲的數百隻狗進行比較)進行了取樣,並發現那裡的犬類高度的遺傳多樣性與在東亞發現的相似。“我們幾乎毫無例外地發現,它們來自不同的祖先種群,”博伊科談到在非洲取樣的村莊犬時說。這意味著它們可能在那裡存在的時間與其他在東亞的存在時間一樣長。

研究人員也尚未弄清楚人們何時開始養狗。普遍的理論是,狗是在15000到40000年前之間的某個時候被馴養的。但是,博伊科解釋說,基因檢測還沒有深入到足以得出一個更精確的日期。

為了嘗試追蹤更多的線索,野外工作人員今年夏天已在越南、新幾內亞、馬來西亞和歐亞大陸的其他地區展開工作,對村莊犬進行測試。“那是一個很大的地方,我們需要獲取更多的資料,”博伊科說,他自己也養了一條雜種狗(經過一些基因測試後,發現它是鬆獅犬的一部分——一種更古老的犬種)。

當然,爭吵不休的村莊犬通常不是真心實意的保護工作的重點,有些甚至面臨著積極的清除計劃。但是,這些幼犬也面臨著新來的歐洲血統犬的挑戰,這些犬可能會在區域基因庫中引起轟動。“目前尚不清楚較老的種群在面對現代性時,能夠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其遺傳特性並持續存在,”博伊科和他的合著者在《PNAS》論文中寫道。因此,在挖掘關於狗狗血統的可靠答案方面,時間至關重要。

回顧狗狗的家譜將幫助研究人員不僅瞭解更多關於狗的資訊,還可以瞭解更多關於古代人類的資訊。狗馴化的基因圖譜可以揭示有關人類遷徙和貿易路線的重要資訊。“我們也許能夠將狗變成人類種群行為的遺傳標記,”博伊科說。

他補充說,他和他的同事還計劃“尋找最早受到選擇的基因組區域”,並從中“我們還將瞭解當時選擇了哪些特徵”。有了這些知識,再加上考古學家的一點幫助,也許能夠發掘出為什麼狗如此特別,並最有可能成為第一個被馴養的物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