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以為你咬下一口巨無霸時,吃到的主要是草飼牛肉,那就再想想:麥當勞、漢堡王或溫蒂漢堡的快餐漢堡主要成分來自主要以玉米為食的牛,或者說,一項新研究對全國各地 480 多個快餐漢堡的化學成分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是這樣的。
而且不只是牛在吃玉米。雞肉三明治中也有玉米飲食的證據,甚至炸薯條也因用玉米油炸而沾上了使其如此美味的脂肪。
“玉米因其在收割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化肥、水和機械而被批評為不可持續,”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海洋與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地質生物學家霍普·亞倫(Hope Jahren)說道,她是這項研究的負責人。“我們正在透過化學手段,客觀地瞭解美國人全國範圍內的飲食情況。”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有更多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要報道。
食用玉米餵養的動物的肉類飲食尚未與人類的任何特定健康影響聯絡起來。但它導致了廣泛的環境退化,包括耗盡的水資源、退化的土壤,以及依賴化石燃料來生產化肥、殺蟲劑和農用機械燃料,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宜居未來中心”主任、預防醫學醫生鮑勃·勞倫斯(Bob Lawrence)說道,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這對牛來說也很難受,它們的胃是專門用來分解草中的纖維素的,導致抗生素的使用氾濫。此外,當人類食用玉米餵養的牛肉而不是草飼牛肉時,可能會錯過有益的omega-3 脂肪酸,這對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心臟健康非常重要。
勞倫斯說:“我們沒有以全穀物、水果和蔬菜為主食,而是將穀物供應轉移到餵養動物,”他主張一種將肉類視為配菜而非主菜、將玉米用於人類消費而非餵養牛的飲食方式。“玉米育肥的牛肉確實增加了美國人偏好的味道。我們為此付出了代價。”
亞倫和她的同事麗貝卡·克拉夫特在美國六個城市:巴爾的摩、波士頓、底特律、丹佛、洛杉磯和舊金山的三個不同的漢堡王、麥當勞和溫蒂漢堡連鎖店收集了漢堡、雞肉三明治和薯條。科學家們正在尋找碳13 (13C) 的含量,這是一種多出一箇中子的碳的變體(稱為同位素),這使得它的原子更重。
玉米往往比其他植物含有更多的這種 13C。當玉米透過複雜的系統轉化為飼料,被牛食用並加工成組織時,這種明顯的特徵仍然存在。動物被屠宰後,肉被烹飪後也是如此。結果:漢堡肉中 93% 的組織來自玉米。
事實上,全國只有 12 個樣本沒有顯示出這種獨特的玉米特徵:全部來自西海岸的漢堡王。“我最好的猜測是,它代表了來自其他國家的肉類,”亞倫說。
此外,所有的雞肉,除了來自同一家公司泰森食品公司外,還完全以玉米為食,導致其化學成分幾乎完全相同,從東海岸到西海岸都是如此。亞倫指出,這種雞肉的同位素組成在不同餐廳和不同州的差異,比從一個農場飼養的雞身上採集的樣本的差異還要小。
此外,透過研究一種特定的較重的氮同位素的水平,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玉米餵養的牛肉依賴於大量施用化肥,以及可能被自身排洩物包圍的動物。“隨著新陳代謝的進行,氮產品變得越來越重,”亞倫解釋說。“氮只是在動物體內迴圈,包括可能攝入排洩物或呼吸。我們的結果與此一致。”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目前正在完成一項研究,測量人血中碳 13 的含量,以瞭解我們肉類和食品飲料中的甜味劑(高果糖玉米糖漿)中有多少最終進入了我們的身體。快餐店沒有回覆置評請求。
正如亞倫指出的那樣,美國人每年在快餐上的花費超過 1000 億美元,這使其成為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飲食相關的疾病在這個國家造成越來越多的痛苦,而你可以獲得的資訊要麼模糊不清,要麼根本不存在,”亞倫說,她花了兩年時間試圖獲取關於這些連鎖店快餐中具體成分以及如何製作的資訊,但沒有成功。“你不應該需要使用穩定同位素來獲得我花錢購買並將要放入我身體的東西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