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刊登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來自70個國家的科學學院在今天的一份聯合宣告中警告說,二氧化碳排放正在使世界海洋變得更酸性,危及珊瑚礁和漁業。
科學院表示,這種影響可能是數萬年不可逆轉的。他們敦促本週在德國波恩參加聯合國氣候談判的國家,到2050年將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少減少到1990年水平的50%,之後還要進一步削減。
科學院表示,如果沒有這樣的行動,後果將是嚴峻的。他們寫道:“目前的排放速率模型表明,所有珊瑚礁和極地生態系統將在2050年或甚至更早受到嚴重影響。”
新宣告稱,一些氣候模型表明,在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下,到2060年,80%的北極水域可能對蛤蜊、翼足類動物和極地食物鏈底層的其他物種具有腐蝕性。
如果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水平達到百萬分之550——相比之下,目前的水平是百萬分之387——“珊瑚礁可能會在全球範圍內溶解。”
對於人類來說,一個主要的影響可能是世界漁業產量的下降。
科學家們已經開始記錄不斷上升的二氧化碳排放如何驅動世界海洋的變化。自17世紀以來,海洋已經吸收了大約三分之一的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這導致海水比工廠、汽車、飛機和其他燃燒化石燃料的機器普及之前酸性增加了30%。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化學變化將對貝類、珊瑚和其他生長由稱為碳酸鈣的白堊礦物製成的堅硬外殼的海洋生物構成重大問題。在較低的酸度水平下,有殼物種可能更難生長。如果海水變得太酸性,它可能開始溶解這些外殼,有時比生物重建它們的速度還快。
英國皇家學會主席馬丁·里斯表示,如果不大幅削減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海洋酸化可能會導致“水下災難”。
“影響將在全球範圍內顯現,威脅糧食安全,減少沿海保護,並損害可能最無法容忍它的當地經濟。哥本哈根必須解決這一真實而嚴重的威脅,”里斯在一份宣告中說,他指的是計劃於12月在丹麥首都舉行的國際氣候談判。
點選此處 [pdf] 檢視科學學院的宣告。
經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許可,轉載自Green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