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要故事得以繼續講述。
醫生們今天表示,外科醫生已經完成了美國首例面部移植手術,將一具屍體的大部分面部移植到一位缺失大部分面部的女性身上。
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診所領導這項手術的瑪麗亞·西米奧諾夫在下午的新聞釋出會上說:“我今天非常自豪和激動地與大家分享,我們終於做到了。”
西米奧諾夫是該醫院整形外科研究主任,她與十多位專家合作,重建了一位缺失右眼、鼻子和上頜的女性的面部。這些畸形使她無法正常說話、聞和品嚐味道。該團隊移植了捐贈者80%的面部,費力地連線了動脈、血管、神經、肌肉和骨骼;受者仍然保留著自己的下巴、額頭、上眼瞼和下唇。
即使在新聞釋出會之後,關於移植的許多方面仍然是秘密。醫生以隱私為由,拒絕透露受者的身份或提供任何關於受者以及她如何和何時受傷的細節。他們也不願透露捐贈者的身份或移植日期,只說移植髮生在過去的兩週內,並且受者和捐贈者的性別和種族相同,年齡也大致相同。
這些女性的血液和組織型別是匹配的,就像實體器官移植中捐贈者和受者之間的匹配方式一樣,以減少受者的免疫系統排斥捐贈的機會。
該醫院皮膚科和整形外科研究所主席弗蘭克·帕帕伊說,移植手術於上午 5:10 開始,下午 4:30 結束。捐贈者的顴骨和下眼瞼被移植到受者身上,還有上臉和中臉的所有肌肉、上唇、上頜(帶有一些牙齒)、鼻子、鼻竇、面部神經(使我們能夠微笑和眨眼)和皮膚。
西米奧諾夫說,儘管受者仍然腫脹,但她正在服用免疫抑制藥物,並且沒有出現任何排斥反應(攻擊新組織,就像它是入侵的細菌一樣)。病人將接受物理治療以恢復面部的功能;西米奧諾夫說,神經應該在三到六個月內再生。她補充說,由於她的視神經因受傷而受損嚴重,因此無法恢復該女性眼睛的視力。
克利夫蘭診所的生物倫理學家埃裡克·科迪什說,受者沒有看到捐贈者的照片,也不會長得像她。紐約布朗克斯區蒙特菲奧裡醫療中心的整形外科主任、未參與移植的大衛·斯塔芬伯格說,捐贈者的軟組織會自行塑造以適應受者的骨骼結構。他指出,就像她天生的面部一樣,組織在骨骼上的懸掛方式會隨著時間和重力的變化而變化。
斯塔芬伯格說,新的面部“最終會介於兩者之間,但既不像病人以前的樣子,也不像捐贈者那樣”。
有些人質疑將死者的面部移植到活人身上是否符合倫理,因為失敗的手術會帶來痛苦和情感上的毀滅。批評者還譴責了人們出於美容目的尋求這種危險手術的潛在濫用。但這個概念逐漸被更多人接受。自 2005 年以來,在法國進行了兩次部分面部移植手術,另一次在中國進行。今天,醫生們為第四次手術辯護,他們認為,接受者面部畸形如此嚴重,無法在社會中正常生活。
西米奧諾夫說:“每當患者出現在社交場合時,她都會感到非常痛苦。”“她被人叫外號。孩子們害怕她——他們都跑開了。”
她補充說:“病人很勇敢。她在面對世界時很堅強,但她很難走出家門。”
一位身份不明的接受者的兄弟姐妹的宣告稱,這次移植的機會“令人難以置信”。
這位兄弟姐妹說:“在經歷了她所遭受的創傷之後,我們從未想過我們的姐姐會有機會再次過上正常的生活。但是,感謝那位捐贈器官以幫助另一位活人的偉大人士,她有了再次過上正常生活的機會。”
醫院的機構審查委員會於 2004 年首次批准了面部移植的概念。但是,醫生們又花了四年時間來規劃後勤工作,並選定一位能夠承受心理挑戰的接受者,她要習慣擁有新的面孔,並且還要應對手術可能失敗的可能性。
來自整形外科、頭頸外科、移植外科、麻醉科、精神科、心理學、生物倫理學、牙科、眼科和藥學專業的十幾位專家參與了移植手術。
科迪什說,醫院工作人員將“盡一切努力防止濫用這項進步”。
科迪什說:“我們認為這不應該用於美容。”“面部是個人身份的體現。面部遭受創傷的人會遭受巨大的痛苦。我們希望我們的患者能再次微笑,再次聞到氣味。減輕痛苦是醫學倫理的核心,併為實施此手術提供了充分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