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法國外科醫生於11月下旬進行了首例區域性面部移植手術(如下所示)後,心理學家就開始質疑患者的精神狀態是否足夠穩定,以應對這種壓力大、高風險的手術。這位身份不明的女性的面部被她的狗嚴重咬傷,醫生表示,損傷過於嚴重,無法進行重建手術。有證據表明,該女性有自殺傾向,或至少遭受了創傷,但里昂Edouard Herriot醫院的外科醫生讓-米歇爾·杜伯納德告訴媒體,該女性已接受了全面的心理測試,結果表明她已準備好迎接移植手術的挑戰。
從那時起,專家們開始討論分析師如何才能完全瞭解一個人是否“準備好”接受這種新型手術。對於尋求選擇性整形手術的患者,存在一些心理準備標準,但關於哪些心理特質使某人成為重建手術的良好候選人,更不用說高度可見的移植手術,相關文獻很少。
法國手術的批評者表示,除了需要有毅力遵循術後程式並堅持使用抗組織排異藥物和副作用外,這位女性還將不得不承受強烈的公眾關注,他們懷疑她是否能承受得住。但埃默裡大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教授伊萊恩·沃克指出,從患者的角度來看,“這些壓力可能不會超過與最初的毀容一起生活的壓力。”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沃克指出,患者實際上必須在三種心理挑戰性選擇之間做出選擇:忍受可怕的毀容,這很可能會在她心中根植嚴重的社交焦慮;嘗試一系列漫長的重建手術,但醫生表示可能不會成功;或者接受風險很高的面部移植手術。“沒有一種選擇可以擺脫心理壓力,”她觀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