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呆子的本質:一篇論文

為了紀念 YouTube 的“極客周”,以及我最極客的帖子和影片,我向您呈上一篇關於我認為成為一名極客(或書呆子,我們稍後會談到)意味著什麼的個人論文。

加入我們熱愛科學的社群!

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為了紀念 YouTube 的極客周,以及我最極客的帖子影片,我向您呈上一篇關於我認為成為一名極客(或書呆子,我們稍後會談到)意味著什麼的個人論文。

我在《最終幻想 XII》中有一個 125 小時的存檔。我曾就《萬智牌》中法力使用的規則進行過認真的爭論。我不喜歡擁抱或派對,高中生活對我來說很糟糕,內森·菲利安認為我寫的東西是他的“迄今為止最喜歡的《螢火蟲》粉絲狂熱咆哮”。這些事情讓我成為什麼,一個極客,一個書呆子,一個笨蛋,一個傻瓜,還是隻是與眾不同?

大多數人會把我歸為書呆子/極客的範疇。這不會改變我一生以來的歸類,但我現在的位置是有地位的。書呆子再次無可避免地變得酷起來。極客很時髦。書呆子的文化復興如此強大,以至於我們開始爭論誰是“假”或“真”書呆子,戴著無用鏡片的粗框眼鏡裝飾著視力完美的人們,黃金時段的電視節目也有一個關於物理學家、工程師和他們的痴迷的節目。我們正在讓極客迴歸。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出現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我想在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中找出成為極客或書呆子到底意味著什麼。書呆子的本質是什麼?任何答案都必須從正確的定義開始。

足夠書呆子來知道區別

閉上眼睛,想象一個十足的書呆子。你可能會想象一個瘦弱的白人男性,戴著眼鏡,穿著口袋保護器,風格很差,性格內向。不管你喜不喜歡,這就是刻板印象,這就是在《駭客帝國》中作為書呆子的“殘餘自我形象”而彈出的人。

現在給這個形象一些屬性。他或她可能喜歡影片遊戲、計算機和科學或數學。他或她對科幻小說或奇幻小說有一套特別的痴迷。在你的腦海裡,你如何正確描述這個人?哪些屬性更適用於“極客”或“書呆子”?找出答案的一種方法是仔細研究他們如何描述自己。

在一個我必須形容為書呆子的分析中,一位聰明的博主查看了數萬條與“極客”和“書呆子”屬性相關的推文的內容。這是他發現的圖表(透過Slackpropagation

該圖表表明,“極客”更注重收藏,重視潮流、紀念品和對特定愛好或媒介的痴迷。“書呆子”似乎更具有智力動機,重視科學、數學和學習。當然,這些定義是相互交叉的——一位化學老師(書呆子)可以收集毛球的毛絨玩具(極客)——而不是硬性劃分。(您可以在此處閱讀其餘分析。)但像這樣的分析確實指出了一個更大的觀點,即書呆子和極客是同一個變數的不同維度,用書呆子的說法來說。

一個變數可以有許多維度,這些維度共同完整地解釋了該變數的複雜性。以智力為例。它不是一維的。基本上只是一個智商分數,它根植於教育、社會經濟地位、遺傳和環境因素。只看這些根源中的任何一個都不能讓你看到這棵樹的全貌,但它確實告訴你那裡有一棵樹。書呆子和極客之間的差異是根源,那麼樹是什麼?

本著古代哲學論文的精神,我提出了一個格言:被認為是“書呆子”、“極客”或任何其他類似形容詞的東西,是人格特質的產物,這些特質共同將積極的激情導向某些活動。換句話說,書呆子和極客是我們用來給那些對科學、虛構、遊戲、技術等充滿激情的人貼上的標籤。我們只是沒有給其他極客貼標籤。你會如何稱呼一個痴迷於醃製泡菜、參加醃製泡菜會議並穿著一件描繪泡菜醃製者之間一些內部笑話的 T 恤的人?他們不還是“極客”嗎?

我認為書呆子或極客是積極的,而不是被動的激情,因為參與似乎是先決條件。你不會把一個看過《與卡戴珊一家同行》每一集的人稱為書呆子,直到他或她開始一個粉絲俱樂部、管理一個論壇或開始在 Craigslist 上交換該節目的磁帶。

成為極客或書呆子通常涉及科學或以科學為主題的媒體,但我再次認為這只是一種書呆子的風味,而不是一個定義品質。碰巧的是,科學本身就適合書呆子的研究。科學是一項高度技術性和智力的活動。任何理論、事實或發現都蘊藏著深厚的海洋。你總是可以在科學方面深入研究,而且你總是可以提出新的有趣的問題。這就是使一個話題成為書呆子的原因:深度。如果一個故事或一項活動沒有深度、沒有宇宙、沒有典籍,就不可能變得極客。超越螢幕上的內容會讓你成為一個書呆子。當我拒絕接受我最喜歡的《螢火蟲》角色死亡時,我使用 NASA 資料來計算掠奪者長矛的動能,我完全是個書呆子。科學和科幻小說是深刻的,因此能夠觸及比任何沒有豐富性的故事更多的生活角落。只要有深度,我們就可以痴迷、收集、討論、揭穿和辯論。它適用於一切。

這就是秘密——每個人都會對某些事情成為極客或書呆子。(今後我會交替使用這兩個詞。)

儘管我認為每個人都是書呆子,但我們仍然無法擺脫刻板印象。那個固執的知識分子、喜歡漫畫、衣著不佳且笨拙的科學愛好者仍然是社會的發洩物件。或者他或她曾經是...

書呆子的復仇

流言終結者Nerdist和《生活大爆炸》無疑正在引領書呆子走向文化重塑。隨著像卡拉·聖瑪麗亞菲爾·普萊特喬·漢森這樣的新人物湧現,老派極客再次可以奠定基礎。值得注意的是,尼爾·德格拉斯·泰森現在是一位科學搖滾明星,他在世界各地填滿禮堂,而比爾·奈“科學人”則是“書呆子的斯普林斯汀”。與此同時,YouTube 正在透過分鐘物理Veritasium每天都更聰明可以聰明點Vsauce等節目精彩地填補了科學領域的空白。Wired大眾科學SciLogsDiscover國家地理都擁有由全明星和冉冉升起的傳播者組成的完整網路,科學寫作也達到了最佳水平。像NautilusAeon這樣的新線上雜誌也填補了傳統媒體的空白。

成為書呆子再次變得很酷,而且有大量的 內容供您沉迷其中。似乎一整代年輕人已經到了那場眾所周知的高中欺凌的盡頭,並且有空間讓極客旗幟飛揚。

但是接受也有黑暗的一面。正如我上面所說,成為極客或書呆子更多地與你如何對待你所做的事情有關,而不是與漫畫書收藏或《魔獸世界》帳戶有關。我認為這種積極的激情源於一系列允許極客的人格特質——用所謂的“內向”來概括。規則的例外情況比比皆是,但害羞、猶豫不決地進入大型群體和觸控/被觸控,以及從內在生活的源泉而不是與他人的經歷相關聯地汲取能量是書呆子的特徵。似乎這些品質被認為是同樣有效甚至很酷是一件好事。內向者團結起來!對嗎?

被認可的感覺很棒——難道這不是我們一直渴望的嗎?——但它也可能帶有書呆子一直以來所厭惡的標籤。《安靜:內向者的力量》這樣的書籍和《關愛你的內向者》這樣的文章很有用,聽起來也讓人感到賦能,但對我來說,它們就像是在診斷。試想一下,如果反過來——比如關於“如何對待你的外向者”的資訊圖——成為一種討論社會運動的流行方式。我們該如何對待那些喜歡親密擁抱勝過握手的人?我們該如何與那些需要持續人際接觸的人交談?這一切聽起來都像是一種診斷——另一個取代“怪咖”或“書呆子”的標籤,但卻沒有賦能。文化轉變只有在標籤擺脫其所攜帶的有害文化包袱後才能被接受。“同性戀”這個詞並不總是同性伴侶的集結標籤——它曾經是社會用來描述性與社會越軌行為的一種方式,而沒有直接說出來。隨著一代又一代人越來越接受同性戀,這個標籤也隨著社會發生了轉變。

我稱自己為怪咖,也稱自己為書呆子。現在這些詞語讓我感到賦能。的確——我不喜歡人群或派對,我更喜歡大部分時間獨處(甚至為了獨處而對朋友撒謊)。但是,儘管一套共同的性格特徵可以將我們團結在一起,但僅僅透過性格來定義書呆子和怪咖,可能與我們最初想要改變的詞語一樣具有貶義。想象一下極端的內向,你可能會想到自閉症或“處於某種譜系中”,而不是這個人可能擁有的驚人才華或傾向。想象一下極端的外向,你可能會想到一個派對上的焦點或一個很受歡迎的人。

儘管書呆子在社會接受度方面迎來了值得慶祝的一天,但當我們的人格被承認從而將我們與“正常人”區分開來時,我們又被放在了角落裡,無精打采地看著我們的智慧手機。

偽裝者和極客時尚

社會對書呆子/怪咖標籤的接受劃了一條線——存在“真正的”和“虛假的”極客。有時,這種劃分採取了潮人的策略。在節目《波特蘭迪亞》的一段給假書呆子的公益廣告中,解釋說你必須擁有資質,而不僅僅是戴著粗框眼鏡和吊褲帶。你必須因為你的熱情而受到嘲笑,花幾個小時玩《龍與地下城》,並且知道《暗黑破壞神III》中的“loot ninja(撿寶忍者)”是什麼。

我不會撒謊說這裡面沒有“你是個冒牌貨”的心態。我感受到了。對於一個狂熱的披頭士樂隊粉絲來說,我想這就像聽到另一個“超級粉絲”最喜歡的專輯是一張精選集 CD。這是一種部落式的、監獄般的忠誠,你顯然必須“坐牢”,或許還會遭受與《反恐精英》相關的傷害,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極客。

“假遊戲女孩”似乎是這種新發現的排除能力的延伸。一個女孩不能真正享受電子遊戲,因為她很漂亮,沒有在青少年時期玩夠《雷神之錘》,或者因為她不是一個“硬核遊戲玩家”,而更喜歡移動或休閒遊戲,比如《Wii網球》。

服裝也很重要。“極客時尚”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的潮流。一個穿著像比爾·奈科學人一樣年輕的小夥子現在被認為是時髦的,吊褲帶、粗框眼鏡和印有漫威角色或褪色的老遊戲標誌的圖案 T 恤也很時髦。

這裡存在虛假的劃分。“真正”的極客和書呆子是不合理地排外的,好像不諷刺地戴著口袋保護套是進入極客王國城堡的密碼。也許這是一種權力文化的反轉,激起了這種分裂。書呆子曾經是你永遠不想被稱呼的東西,更不用說你會自由地認同的東西了。既然現在當極客很酷,那些曾經被嘲笑的人試圖強加同樣的標準,這些標準曾經把他們排除在“酷群體”之外。這些標準是人為地高的——你不能既重視你的身體又重視你的思想,你必須對可能超出你這一代人的粉絲文化有深刻的瞭解,你需要擁有科學或數學學位才能評論任何技術方面的事情。雖然可能有人只是為了時尚而成為極客,但這種部落心態必須停止。這並不是說偉大的小說已經停止——除了《沙丘》之外還有其他偉大的小說,除了《銀翼殺手》之外還有其他偉大的電影,除了《塞爾達傳說:時之笛》之外還有其他偉大的遊戲。剛剛接觸極客文化的人可以投入到今天的作品中,仍然可以成為極客!如果積極的熱情是成為書呆子的核心,那麼現在就是成為書呆子的最佳時機。今天的十歲孩子可能會用他對世界的瞭解讓亞里士多德大吃一驚,並且很容易超越這位偉大的哲學家。

極客圈應該成為文化運動的美國——把你們受盡折磨的《質量效應》玩家,你們的《龍與地下城》擲骰子者,你們的《星際爭霸》點選者,你們的棋盤遊戲畫家,你們的cosplayer,你們的科學家,你們的業餘愛好者,你們的技術人員,你們的遊戲玩家和你們的熱情都帶給我們吧,我們將為你們提供一個容身之所。

我看來都是極客

作為一名科學作家/愛好者/倡導者/書呆子,我對書呆子文化的看法是片面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書呆子和極客是熱愛科學和技術的代名詞。對我而言,驅動書呆子精神的積極熱情在科學和科學思維中找到了完美的歸宿。科學提供了一種可靠的方式來思考宇宙中最令人驚歎的問題,並在它揭示的答案中展現出難以言喻的奇蹟——儘管它們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書呆子和極客被這種認識方式、這種探究宇宙的方式所吸引,這源於他們身上所共有的那種嚴謹、好奇和喜歡搗鼓的特質。

對我而言,成為一名書呆子——尤其是成為一名科學書呆子——意味著知道你身體裡的每一個原子都曾在曾經發生過驚天爆炸的恆星的沸騰核心中燃燒或誕生。它意味著你知道你正在呼吸著與恐龍或愛因斯坦在黑板上完成“E=mc2”時呼吸的相同的空氣。它意味著看到一座山頂上地球傷痕累累的面貌,並想象整個地殼的劇烈動盪。它意味著意識到你是數十億年生態反饋迴圈的最新迭代——從細菌到鳥類再到鮑勃。它意味著看到某人眼中的表情會引發一系列神經遞質的釋放,讓你雙腿發軟,並且知道為什麼。它意味著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一隻蜻蜓落在你的腳趾上,並欣賞它翅膀中無與倫比的機械結構

科學被帶入書呆子文化,因為它體現了人類的質疑和探索精神的頂峰。每當你看到書籍或文章中出現“____的科學”(我寫過一些)時,那就是書呆子的擴張。科學對書呆子文化至關重要,因為它有助於我們深入瞭解我們的熱情,因為它在弄清事物方面非常成功。這是一種超越片尾字幕的方式,可以進一步增加關於《吸血鬼獵人巴菲》或《閃電俠》或《週末在伯尼家》(真的)的書呆子知識。科學幫助書呆子文化用真實的宇宙來充實虛構的宇宙。

就科學傳播而言,用書呆子填充特洛伊木馬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策略。一個關於超人的故事可以吸引觀眾,並讓他們留下來討論動能和核彈。這是平淡的新聞報道無法做到的。

成為一個極客或書呆子意味著對質疑和知識的熱愛超越了他人的止步之處。它可能在科學或數學或園藝或汽車或音樂方面。正如威爾·惠頓指出的那樣,重要的不是你熱愛什麼,而是你如何熱愛它。那種積極的熱情使你成為一個極客,而不是你玩的遊戲或你穿的衣服。即使你符合謝爾頓式書呆子的形象,但這並不意味著你不能成為一個好朋友、愛人、運動員、衣著得體的人或領導者。

每個人都有熱情,每個人都是極客,即使你不知道如何完成這句話:“達摩和賈拉德在_____。”

Kyle Hill is a science communicator who specializes in finding the secret science in your favorite fandom. He has a bachelor's degree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a master's degree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with a focus on science,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from Marquette University in Milwaukee, Wisconsin.
Aside from co-hosting Al Jazeera America's science show, TechKnow, Hill is also a freelancer who has contributed to Wired, Nature Education, Popular Science, Slate, io9, Nautilus, and is a columnist for Skeptical Inquirer. He manages Nature Education's Student Voices blog, is a research fellow with the James Randi Educational foundation. Email: sciencebasedlife@gmail.com

More by Kyle Hil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