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四條腿的偷渡者搭上了勇敢地航行於北部海域的10世紀和11世紀維京船隻。船上可能為數眾多的乘客來自Mus musculus domesticus,這種小型、行動敏捷的齧齒動物,也被簡稱為家鼠。
在整個人類遷徙歷史中,機會主義的依附者一直伴隨著人類。從蝨子到老鼠,科學家們已經開始使用來自這些物種的詳細DNA證據,來觀察這些動物是如何隨著我們自己的定居點傳播的。一項新的研究,於3月18日在BMC Evolutionary Biology上線上發表,表明挪威維京人在他們的征服中帶走了老鼠,其中一些老鼠的後代至今仍存在於他們到訪的遙遠目的地。
約克大學和烏普薩拉大學的埃莉諾·瓊斯(Eleanor Jones)是這項研究的合著者,她在準備好的宣告中說:“我們可以將人類種群的模式與家鼠的模式相匹配。” “過去1000年的人類定居歷史反映在家鼠線粒體DNA的基因序列中。”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她和她的同事從在冰島和格陵蘭島的維京人定居點的考古挖掘中發現的鼠骨中收集了遺傳證據,這些定居點的年代可以追溯到10世紀。然後,研究人員將古代DNA與從同一地區收集的現代鼠DNA樣本進行了比較。
也許11世紀的維京人聽起來不像最安分的定居者,但他們隨身攜帶了家的行囊,其中包括半穩定的住所,至少使房屋足以容納老鼠。
老鼠也可能在維京人公元1000年左右相對短暫地涉足紐芬蘭期間搭便車。但如果它們確實這樣做了,那麼“就像維京人一樣,它們的存在是短暫的,”另一位合著者、康奈爾大學教授傑里米·塞爾(Jeremy Searle)在準備好的宣告中指出。這並不令人非常驚訝。當地土著部落當時居住在該地區,但他們更為簡樸、遊牧的生活方式可能不足以滿足更安分的家鼠的需求。當然,現代紐芬蘭絕非沒有老鼠。那裡發現的現代家鼠主要來自15世紀抵達的英國老鼠血統。
在更靠近維京人故鄉的冰島,家鼠和它的人口一樣,表現出極少的遺傳多樣性,這表明最初的奠基事件規模很小:與維京人一起來到島上的齧齒動物很少有它們的基因庫被後來的到達者補充。
格陵蘭島也擁有一個老鼠種群,它們的命運與它們的人類船友同興衰。家鼠似乎已經到達,衰落,然後從不同的故鄉(可能是丹麥)重新建立起來。
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改進,讓我們能夠更深入地回顧過去,科學家們將繼續沿著DNA線索追溯,就家鼠而言,這很可能會將我們引向我們自己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