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MED 2010:人機連線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聖地亞哥——人機連線像一根鈦線一樣貫穿了今天TEDMED的幾個環節。

*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休·赫爾用他在假肢方面的工作吸引了觀眾。1982年,在一次登山事故導致他嚴重凍傷後,他的雙腿在膝蓋以下被截肢。“我從頭到腳設計了我的身體,”他說。“我認為沒有殘疾人這種說法;只有殘疾技術。” 現在他可以在硬幣大小的立足點上站立。“你不能一本正經地給我貼上‘殘疾人’的標籤。看在上帝的份上,我爬山。” 赫爾說他不會用他的假肢換取他的生物腿。“我的人工肢體是我的一部分,”他說。“此外,我可以升級。”

“大約十年後,我的仿生肢體將與我的神經系統連線起來。” 這樣,當他在海灘上行走時,他就能感覺到腳下的沙子。他的實驗室正在開發肌肉、肌腱、脊髓反射的生物物理模型,以改進假肢。他們正在研究可以跨越生物腿的外部骨骼。有了它,如果你髖部或膝蓋不好,你仍然可以跑步。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 Segway 發明家 迪恩·卡門 來自 Deka Research,分享了三項“手臂、水、電力”技術。他為失去手臂計程車兵開發了一種假肢。這種假手有可移動的指頭,這使得一位截肢士兵能夠建造一艘木船模型。

為了防止黃金礦業中的肢體損失,那裡的工人使用炸藥開採金屬,卡門開發了一種外骨骼,可以讓一個人控制採礦機器人。機器人的“手”模仿操作員的動作,讓礦工遠離潛在的危險。

卡門討論的其他發明包括淨水器和發電機,它們可以用於發展中國家。“超過十億人缺乏安全的飲用水。” 他的蒸汽壓縮蒸餾器每天可以處理 1000 升水。

* 美敦力公司醫藥和技術高階副總裁斯蒂芬·厄斯特勒追溯了起搏器的歷史,從 1958 年的掌上裝置到今天的硬幣大小的裝置。他說,下一代起搏器將在三到四年內上市,將是無導線的,大小如抗生素膠囊。這種可程式設計裝置將包括電池、記憶體和無線電,並且無需手術即可植入——透過導管直接進入心腔。它將帶有“鉤子”,一旦插入即可保持在原位。

起搏器不僅適用於心臟。“你身體中的一切都是電活動的,”厄斯特勒說。他展示了一張幻燈片,上面有 15 個可能進行起搏治療的區域。例如,在大腦中,應用於基底神經節的起搏電極可以緩解帕金森氏症的震顫。類似的療法也可能緩解強迫症、藥物成癮和抑鬱症。相同的膠囊外形尺寸也可以容納可注射的感測器。那之後是什麼?美敦力公司正在努力開發一種從周圍區域獲取能量的起搏器;一個模型大約有林肯在便士上的鬍子那麼大。

圖片:未來的起搏器,大小如膠囊藥丸,可以透過導管插入心腔。 來源:美敦力

Mariette DiChristina, Steering Group chair, is dean and professor of the practice in journalism at the Boston University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She was formerly editor in chief of 大眾科學 and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Magazines, for Springer Nature.

More by Mariette DiChristin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