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根據早期報道,9月26日,上海市兩輛地鐵列車相撞,造成數百人受傷。而且,與7月23日在溫州附近發生的造成40人死亡的兩輛高速列車相撞事故非常相似,罪魁禍首似乎是訊號故障。
據中國新聞雜誌《財新》報道,訊號在碰撞發生前至少一個小時就開始出現故障,導致運營商試圖透過電話協調系統。上海系統的訊號,就像溫州高速鐵路線上的訊號一樣,以及中國所有蓬勃發展的鐵路網路上70%的訊號都是由卡斯科製造的——卡斯科是中國鐵路通訊訊號股份有限公司(一家準政府公司)和法國工業巨頭阿爾斯通的合資企業。
鐵路訊號是一門古老的技藝,因為“鐵馬”已經伴隨我們幾個世紀了。在過去,鐵路運營商“按規矩”協調列車執行,因此列車會按照預定的時間精確執行,因此不會發生碰撞,除非發生事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當然,這種方法在理論上比實踐中效果更好。隨著電報的出現,列車運營商找到了更好、更快的方式來協調列車交通。如今,閉塞訊號(其中,如透過彩色燈光和其他訊號顯示,不允許兩輛列車佔用同一段軌道)由計算機協調,或者在沒有計算機的情況下,由人工協調。
但是,中國鐵路系統的快速建設可能導致了一些安全漏洞。畢竟,僅上海鐵路系統現在就覆蓋了超過450公里,其中大部分是在過去十年內建造的——而且在發生碰撞事故的上海地鐵10號線上,訊號問題一直很嚴重。
這種快速建設的問題不僅限於鐵路。中國目前正在建設超過400萬公里的道路、數百座水壩和20多座核反應堆,以及其他大型基礎設施專案——所有這些都以加速的速度進行。也許確保中國基礎設施(如蓬勃發展的高速鐵路網路)安全性的最佳方法是減緩其建設速度。
圖片:© 大衛·比耶洛。去年秋天,我從首都北京到東北部的遼寧省瀋陽的旅行中,乘坐了中國的一條新建的高速鐵路。 列車舒適、安靜且快速。 希望訊號技術能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