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之前的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直到最近,即使是魯珀特·默多克的批評者也可能承認羨慕這位 80 歲的保守派新聞集團執行長,他幾乎從零開始建立了一個影響深遠的媒體帝國,並使自己即使在億萬富翁中也非常富有。然而,現在,在一場威脅要永久損害其公司的電話竊聽和腐敗醜聞中,默多克正在努力為自己辯護。週二,他被傳喚到英國議會委員會作證,調查這場醜聞,他稱這是他職業生涯中“最謙卑的一天”——而且那還是在一位抗議者將剃鬚膏派扔到他臉上之前。
研究表明,當有權勢的人失勢或遭受逆境時,嫉妒可以很快變成完全不同的東西: “幸災樂禍”,《華爾街日報》(一家默多克擁有的報紙)的社論委員會寫道,“濃得你都無法用電鋸切開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幸災樂禍當然有助於解釋《美國滑稽家庭錄影》和名人失誤的受歡迎程度,但它也可能解釋為什麼許多新聞媒體、博主和自由主義者如此興高采烈地撲向強大的新聞集團及其現在蒙羞的高管的令人尷尬的故事。在《大眾科學心靈》的一篇文章中,艾米麗·安瑟斯將幸災樂禍定義為“對他人不幸作出的小而私密的快樂”。
社會心理學家已經研究了這種現象,這似乎是人類同情心的一個特殊例外。當不幸的物件是有權勢、富有、出名或三者兼而有之的人時,正常的憐憫和同情可能會被一種沾沾自喜的喜悅所取代。
在 2011 年 5 月發表於《社會、心理和人格科學》的論文中,米娜·西卡拉和蘇珊·T·菲斯克解釋說,“幸災樂禍的一個有力預測因素是嫉妒。”他們引用了荷蘭心理學家威爾科·範迪克領導的早期研究,他發現,當成績優異的同學(而不是成績一般的同學)在學業上失敗時,學生會體驗到更多的幸災樂禍。(無論你是否喜歡他,默多克這位億萬富翁媒體大亨,當然有資格被認為是成績優異的人。)西卡拉和菲斯克還指出,當不幸看起來是應得的,或者當已經存在醞釀中的怨恨、憤怒或仇恨時,他人的同情心可能會進一步受到損害。
但是,幸災樂禍難道不是對人類合作需求的威脅嗎?不一定。“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安瑟斯寫道,“幸災樂禍很有道理。世界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場所,例如,當一個性競爭對手摔斷了腿或一個狩獵對手生病時,個人就會受益。”
2009 年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更進一步,認為幸災樂禍的產生可能專門是為了緩解嫉妒的心理痛苦。“當一個有優勢的人發生不幸時,”作者寫道,“不適或痛苦會減少,並且會產生一種愉悅的感覺。”
幸災樂禍似乎肯定是喬納森·梅-鮑爾斯的因素,這位扔派者想讓默多克丟臉,不惜冒著被捕的風險。“我現在做的事情要好得多,”他發推文說,“比我以前做的任何事都好 #spl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