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和金錢在模型火箭上。我喜歡整個過程——挑選要購買的埃斯特斯火箭套件,小心翼翼地組裝它,以及最重要的是,點燃固體燃料發動機,將高速射彈射向天空。問題是,我通常只能享受一到兩次發射,然後火箭就會墜毀,或者更常見的是,在降落傘返回期間漂移得太遠,以至於我的朋友和我找不到它。我總是感嘆沒有辦法控制火箭的去向——你只能儘可能筆直地粘上翅片,在風平浪靜的時候發射,然後聽天由命。
當你從模型火箭的世界轉向真正的星際任務時,聽天由命就遠遠不夠了。因此,工程師們不斷努力設計更好的下降和著陸系統。(前往火星的“好奇號”探測器可能擁有有史以來最精密的著陸方案。)一些著陸器使用氣囊,一些使用降落傘,還有一些使用反向火箭將航天器降低到地面。下面的影片展示了後一種方法的例子——火箭動力下降,由計算機化的制導系統控制,該系統在升空後控制飛行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該影片於 2 月 2 日在加利福尼亞州莫哈韋航空航天港拍攝,記錄了 Xombie 的測試,Xombie 是一款由 Masten Space Systems 製造的火箭,使用異丙醇和液氧作為燃料。該測試是 Xombie 在 Draper Laboratory 的自主 GENIE 飛行系統(制導嵌入式導航器整合環境的縮寫)控制下首次成功的自由飛行。在測試中,Xombie 從一個發射臺起飛,上升到 50 米的高度,在那裡懸停,然後橫向飛行 50 米,然後降低自身到另一個發射臺進行受控著陸。不用說,我心中 10 歲的火箭愛好者對此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