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紅色星球

在太陽系中,沒有哪個星球比火星更神秘、更令人著迷。現在,一艘名為“火星探路者”的廉價宇宙飛船正在書寫火星編年史的最新篇章。“探路者”號是自1976年兩艘“海盜”號探測器登陸火星以來,首次成功的火星任務。

在一次技術上的壯舉中,“探路者”號藉助降落傘穿過稀薄的火星大氣層,充氣一個保護性的氣囊繭,並在7月4日美國東部時間下午1點剛過時,實現軟著陸。經過六個月的航行,它精確地降落在目標位置,並開始近乎完美地執行。到達火星表面後不久,宇宙飛船就開始傳送第一批紅色星球的影像。到目前為止,遇到的少數小故障已透過從地球傳送的無線電指令迅速糾正。

“旅居者”號出現。 1997年7月5日,這輛小型漫遊車滾下斜坡,將其六個輪子踏在火星土壤上。這臺移動機器人以蝸牛般的速度爬行,將收集有關土壤和岩石的資料。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世界正在塑造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到7月5日,一輛被稱為“旅居者”號的六輪“微型漫遊車”已滾下其靈活的斜坡,到達火星表面。“旅居者”號大小與家用微波爐相當,是自動化機器人技術的一項實驗,旨在引導自己在岩石之間行駛,研究土壤和岩石的成分,並將資料傳回地球。

在7月6日的新聞釋出會上,負責管理該專案的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興奮科學家宣佈了“探路者”號任務的第一批科學成果。已經,傳回地球的資料似乎證實了早先的觀點,即位於阿瑞斯峽谷的著陸點似乎是一個古老的洪泛區。儘管阿瑞斯峽谷的影像與大約850公里外的“海盜”號著陸點的影像大致相似——兩者看起來都像是散佈著大小不一的岩石的乾旱、紅色的沙漠——但這兩個地點實際上截然不同。

“海盜”號的視角。 “海盜”號著陸器記錄的影像與“探路者”號傳輸的影像相似。但從地質角度來看,這兩個地點截然不同。

“海盜”號探測器降落在一個古老的熔岩流中;周圍所有的岩石都具有相似的火成成分。但在阿瑞斯峽谷,專案科學家相信他們看到了他們所希望的:各種各樣的岩石,這些岩石很可能是由流動的水從很遠的地方運到這裡的。“探路者”號附近的丘陵還具有其他一些有趣的特徵。初步影像顯示了一系列水平條紋,這些條紋可能是沉積岩層,也可能是流水沖刷峽谷兩側形成的階地。

如果這些條紋被證明是沉積岩層,那麼它們將是尋找火星古代生命化石證據的理想場所。這樣的發現將證實最近有關在南極洲發現的隕石中發現可能的化石細菌的轟動性報道,該隕石被認為起源於火星。“旅居者”號無法進行化石搜尋,但美國宇航局希望在下個世紀初將火星岩石帶回地球進行詳細分析。

隨著微型漫遊車開始在岩石地形上緩慢爬行,“旅居者”號將發現什麼仍然有待觀察。它的最高速度每分鐘只能覆蓋 0.4 米。然而,即使以這種速度,“旅居者”號也應該能夠檢查比迄今為止研究的更多的岩石和土壤種類。它將把資料傳輸到“探路者”號,然後由“探路者”號將其轉發到地球。“探路者”號還充當氣象站,傳送關於稀薄的火星大氣層的氣象資料。

科學家們並非唯一對重返火星感到興奮的人。“探路者”號網站正因成千上萬尋求有關這艘勇敢的飛船最新資訊的網際網路使用者而應接不暇。在華盛頓特區,人們排成長隊穿過史密森尼學會的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一睹“探路者”號拍攝的第一批照片。

“探路者”號的早期成功是美國宇航局“發現”計劃的又一輝煌成就,該計劃旨在以低於1.5億美元的預算進行重要的空間科學實驗。(經通貨膨脹調整後,“探路者”號的預算不到“海盜”號計劃的十五分之一。)就在一週前,另一個“發現”任務,NEAR探測器,在傳送回小行星瑪蒂爾德的高解析度影像時,也表現出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績。

在“探路者”號成功之後,世界不應該再等20年才能再次訪問火星。“探路者”號是美國宇航局“火星探測者計劃”的第一輪任務,該計劃將在未來十年內每26個月發射一系列任務。這些宇宙飛船應該會大大擴充套件我們對紅色星球的瞭解,並可能解答它是否曾經是生命的居所。

“旅居者”號正在為一輛更先進的漫遊車做準備,該漫遊車最近在地球上的莫哈韋沙漠進行了測試。它被稱為“洛基7號”(而“旅居者”號在建造時被稱為“洛基4號”),計劃在2001年和2002年執行火星任務。在最近的測試中,“洛基7號”行駛了一公里多,拍攝了500多張照片,並在沿途放置了科學儀器。

相比之下,“旅居者”號相當原始。它避開危險地形(如隕石坑和岩石)的能力有限,因為它依賴著陸器的成像系統來規劃其路線。“洛基7號”將使用安裝在其前部的小型立體相機自行導航。

現在,輪到小小的“旅居者”號了。它的初步漫遊結果很可能會使火星看起來不再那麼神秘——但也很有可能更加令人著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