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資源公司開採小行星的瘋狂計劃可能並沒有那麼瘋狂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今天一個廣受期待的宣告中,新公司行星資源公司公佈了他們近地小行星統治的計劃。該集團已經制定了一個多階段流程,用於繪製地圖、觀察、捕獲、拖曳並最終開採小行星中的貴重物品。“一顆 500 米富含鉑金的小行星包含相當於歷史上開採的所有鉑族金屬,”該公司新聞稿中寫道。第一步已經開始進行:該公司計劃在 2013 年底之前發射一個專門用於小行星搜尋的小型望遠鏡,正如菲爾·普萊特所說,他在他的“糟糕天文學”部落格中對該專案進行了精彩描述

鉑金不是唯一的獎品。正如該公司所見,目標與其說是掠奪太空以獲取我們在地球上需要的材料,不如說是開發用於太空探索的近地基礎設施。例如,水是沉重且必不可少的——你不能像冰淇淋一樣很好地冷凍乾燥它——但許多小行星含有大量冰,可以提取出來(儘管具體方法仍不清楚)。“我們的使命不僅是擴大世界的資源基礎,而且我們希望透過開發有能力且具有成本效益的系統來增加人們對我們星球和太陽系的訪問和理解,”行星資源公司總裁兼首席工程師克里斯·萊維茨基在新聞稿中說。

當您檢視其投資者名單時,該專案的動機變得更加明顯,其中包括谷歌的拉里·佩奇和埃裡克·施密特;微軟前首席軟體架構師查爾斯·西蒙尼;Perot Systems 技術公司前董事長羅斯·佩羅二世;以及電影製作人詹姆斯·卡梅隆。佩奇和施密特透過贊助谷歌 X 大獎賽(旨在將漫遊車送上月球)展示了他們對太空探索的興趣。西蒙尼曾兩次為自己買了一張票前往國際空間站,詹姆斯·卡梅隆有一個探索癖,這使他最近成為半個世紀以來第一個到達馬裡亞納海溝底部的人。像之前的保羅·艾倫傑夫·貝佐斯埃隆·馬斯克一樣,這些科技企業家正在花費數十億美元來征服最後的邊疆。一個世紀前的卡內基和福特可能用他們的財富來解決地球的問題,而今天的科技巨頭正在資助一張離開地球的票。(比爾·蓋茨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例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儘管最初持懷疑態度,但行星資源公司的計劃似乎至少並非完全瘋狂。該公司並未聲稱能夠將富含鉑金的太空岩石套索拉回地球。相反,他們概述了一種謹慎的循序漸進的方法,這與 NASA 噴氣推進實驗室任務架構師達蒙·林道和內森·斯特蘭奇在《大眾科學》2011 年 12 月刊中提出的探索策略非常相似。小行星拖曳在理論上也是可能的,正如科學家和宇航員在 2003 年的一篇 SciAm 文章中描述的關於如何防止危險小行星終結文明的文章中所述。如果該公司能夠建立一個軌道基地,那麼理論上採礦作業可以提取其執行所需的能源和材料,最終使其實現自給自足。如果地球家園也能這樣就好了。

圖片 由 NASA/JPL-Caltech/UCLA/MPS/DLR/IDA 提供的黎明號探測器拍攝的小行星灶神星照片

邁克爾·莫耶是《大眾科學》負責物理和太空報道的編輯。此前,他曾在《大眾科學》雜誌工作了八年,擔任文章編輯。他的文章“通往第十維度的旅程”榮獲 2005 年美國物理學會科學寫作獎,並曾出現在 CBS、ABC、CNN、Fox 和探索頻道。他曾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物理學。

更多作者:邁克爾·莫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