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數國家未能趕上哥本哈根協議最後期限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無視了1月31日的最後期限,未按照哥本哈根協議(pdf)的條款提交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計劃。但是,世界上的大多數溫室氣體排放將受到最近幾天提交給聯合國的承諾的影響,這與去年12月匆忙達成的、不具約束力的協議相符。

在承諾減排的國家中,從減排幅度最大到最小的排列如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馬爾地夫:到2020年實現淨零排放

日本:到2020年比1990年水平降低25%

歐盟:到2020年至少比1990年水平降低20%(具體國家細節尚待商定)

紐西蘭:到2020年至少比1990年水平降低10%

美國:到2020年比1990年水平降低4%(待立法)

澳大利亞:至少比1990年水平降低3%,最多可降低23%(取決於其他國家的承諾)

加拿大:到2020年比2005年水平降低17%(即比1990年水平上升2.5%)

中國:到2020年將碳強度比2005年水平降低至少40%(“自願”目標)

印度:到2020年將碳強度比2005年水平降低至少20%(期望目標)

美國:到2020年比1990年水平降低4%(待立法)

根據美國氣候行動網路,加入這一行列的國家還包括從孟加拉國秘魯等國——只有古巴致函表示完全反對《哥本哈根協議》。在193個國家中,有55個國家正式表示了該協議下的目標,其中包括20個發展中國家。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秘書伊沃·德博爾早些時候稱1月31日的最後期限為“軟性”期限

發達國家在哥本哈根承諾的,用於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到2013年分配約300億美元,從2020年起每年1000億美元——將會如何使用,目前仍不清楚。

儘管如此,世界資源研究所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詹妮弗·摩根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表示:“在一個月的不確定性之後,現在已經清楚,《哥本哈根協議》將支援世界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採取有意義的行動。” 但“這些承諾遠低於避免氣候變化最壞影響所需的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