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醫生聽診心臟的新理由:某些心律可能提供有關我們腎臟健康的關鍵資訊。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教授丹尼爾·布羅特曼及其同事分析了參與社群動脈粥樣硬化風險(ARIC)研究的 13,241 人的資料。研究人員發現,靜息心率高和逐次心跳變異性低的參與者更容易發生腎功能障礙。
“時間模式很有趣,因為異常的心率變異性在臨床腎衰竭發生前數年就出現了,”研究作者寫道。 研究結果表明,心率監測可能有助於識別未來患腎病風險較高的特定患者。該結果於 7 月 8 日線上發表在《美國腎臟病學會雜誌》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心率主要由自主神經系統(ANS)控制,它還調節其他無意識活動,如消化、呼吸和血壓。 此前的研究表明,異常的 ANS 活動,即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與慢性腎病有關,但兩者如何聯絡尚不清楚。
布羅特曼和他的同事想弄清楚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是否先於腎病發作,因為如果確實如此,這可能暗示腎病發生的一種機制,並可能為如何在其他症狀出現之前預測腎功能障礙提供線索。 作者使用了 ARIC 研究的資料,該研究自 1987 年以來,定期從美國四個不同社群隨機選擇的一組人(研究開始時年齡為 45 至 64 歲)收集醫療資訊。
研究人員使用標準心電圖 (EKG 或 ECG) 測量來監測 ANS 活動。 具體來說,他們檢查了靜息心率和心率變異性,即呼吸時心率變化的程度(在大多數健康人中,吸氣時心率增加,呼氣時心率降低)。 一般來說,健康的人往往靜息心率低,心率變異性高。
在調整了已知會導致腎病的因素後,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吸菸狀況和心臟病的存在,作者估計,靜息心率最高的參與者患腎病的風險幾乎是正常人的兩倍,而心率變異性最低的參與者患腎病的風險大約增加了 1.5 倍。
雖然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可能是腎功能障礙的一個可能原因,但作者的結論是,他們的發現並未證明因果關係。“我們希望我們的發現能夠鼓勵進一步的研究,以更好地定義 ANS 在引發和加劇人類腎臟疾病中的假定作用,”作者寫道。 “反過來,一旦我們的發現的機制得到更好的表徵,這最終可能會導致新的治療方法。”
圖片由iStockPhoto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