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如果全球發展是一場賽馬,你會把錢投在穩紮穩打的競爭者身上,還是快速崛起的新秀身上? 隨著今年的結果剛剛出爐,老牌勁旅斯堪的納維亞國家仍然領先,根據聯合國2011年《人類發展指數》,於週三釋出。
在挪威領跑這項年度國家教育、健康和收入水平評估中,在今年報告中評估的其他186個國家和地區中的大多數也在進步。 美國排名第四——澳大利亞和荷蘭略微領先。
然而,當基於預期壽命、貧困和受教育年限等因素的國家資料重新計算以考慮國內不平等時,美國跌至第23位——在此分析中,是前85個國家中降幅最大的國家。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不平等調整後的人類發展指數幫助我們更好地評估社會各階層的發展水平,而不是僅僅針對神話般的“平均”人,” 報告的首席統計學家米洛拉德·科瓦切維奇在準備好的宣告中說。 “我們認為健康和教育分配與收入同等重要。 資料表明存在巨大的不平等。”
美國的下滑主要歸因於收入不平等(這個短語現在因最近全國範圍內的“佔領華爾街”抗議活動而頻頻出現在頭條新聞中)。 但報告表明,它也受到了醫療保健分配不均的影響。
美國將其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 7.1% 用於醫療保健(美國公共教育支出佔 5.5%)。 雖然美國現在的預期壽命為 78.5 歲,但仍與澳大利亞和荷蘭的相應統計資料相差數年,這兩個國家的預期壽命都超過 80 歲,並且在醫療保健成本上花費的 GDP 比例較低。
發展當然不是零和競爭。 正如本週早些時候據稱第七十億個人的誕生所強調的那樣,快速消耗的自然資源是全球都非常關注的現實問題。 根據新報告的作者,更智慧、更可持續的發展戰略浪潮可以使所有船隻受益——並且有如此多的發展中國家,例如剛果民主共和國,那裡的預期壽命為 48.4 歲,73% 的人口生活在貧困中,有很多船隻需要智慧發展戰略,而且要快。
“可持續性不僅僅是或主要是一個環境問題,”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主席海倫·克拉克在準備好的宣告中說。 “它從根本上關乎我們如何選擇生活,意識到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會對今天在這裡的 70 億人以及隨後而來的數十億人產生影響。”
圖表由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