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本週,兩項潛在的阿爾茨海默病藥物臨床試驗被中止,突顯了人們對β-澱粉樣蛋白斑塊是該疾病發生的主要因素這一假設的普遍懷疑。
被撤回的藥物 semagacestat(由製藥公司禮來公司生產)正在試驗中進行測試,該試驗招募了來自 31 個國家的 2600 多名患有輕度或中度症狀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在初步分析中,研究人員發現,服用該藥物的患者似乎比服用安慰劑的患者遭受更多的認知問題。儘管不期望完全治癒,但研究人員指出,他們曾希望該化合物至少能減緩這種退化性腦部疾病的進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屍檢和影像學檢查顯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腦中往往會積聚過多的 β-澱粉樣蛋白斑塊。新的腦脊液測試似乎能夠根據較高水平的澱粉樣蛋白預測該疾病風險的增加。這些模式促使研究人員尋找可能阻止或限制斑塊生長的化合物,從而可能減緩疾病的進展。
但是,由於該疾病的原因和治療方法仍然未知,一些研究人員懷疑“我們目前的觀點可能過於簡單”,杜克大學生物精神病學負責人 P. Murali Doraiswamy 告訴《紐約時報》。據估計,到 2050 年,全球將有 1.154 億人患上這種疾病,因此找到有效治療方法的緊迫性持續增加。
禮來公司在 III 期臨床試驗中測試的藥物是一種 γ-分泌酶抑制劑,研究表明,該抑制劑可以減少採樣的腦脊液中的澱粉樣蛋白含量,路透社報道。
但是,由於這種據稱的斑塊限制劑似乎加劇了認知問題,並增加了服用者患皮膚癌的機率,該公司建議停止自 2008 年以來一直在進行的這兩項試驗。
一些人懷疑,在“用大錘”敲擊 γ-分泌酶時,該藥物可能改變了酶中太多不同的蛋白質,而這種酶“有很多不同的功能”,哈佛醫學院神經學教授 Rudolph Tanzi 告訴彭博社。
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他針對斑塊的攻擊必然會失敗。“藥物失敗並不意味著澱粉樣蛋白導致疾病的假設是錯誤的,”弗吉尼亞大學醫學院院長兼禮來公司的特約顧問 Steven DeKosky 告訴《泰晤士報》,並指出“現在說”以其他方式阻止斑塊生長是否會更有效“還為時過早”。目前尚不清楚受測化合物或整個方法是否存在缺陷。
“當像這樣的藥物失敗時,這對該領域來說是令人沮喪的,”梅奧診所阿爾茨海默病研究中心主任 Ronald Peterson 在接受《泰晤士報》採訪時談到該藥物時說。“但這並非世界末日……我們還有其他目標,以及其他攻擊同一目標的方法。”
禮來公司還有另一種阿爾茨海默病藥物正在 III 期試驗中——solanezumab,一種似乎作為神經保護劑發揮作用的單克隆抗體。
強生公司發言人 Ellen Rose 告訴彭博社,停止禮來公司的試驗並不能“推翻 β-澱粉樣蛋白假說,也不會改變我們對開發專案的承諾”。彭博社報道稱,百時美施貴寶公司計劃推進其自身的 II 期 γ-分泌酶抑制劑試驗,包括輝瑞和 Elan 在內的其他公司也有潛在化合物正在測試中。
圖片由維基共享資源/美國國家老齡研究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