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光是極佳的資訊載體——電信領域光纖的普及就證明了這一點——量子通訊領域也不例外。光子是關鍵的量子物體,可以遠距離傳輸資訊,並且可以以相對較大的數量進行糾纏 。
但是光子非常活躍,以光速飛馳,使得它們所攜帶資訊的靜態儲存成為一項挑戰。人們不能簡單地將光子資訊編碼到標準的電子儲存器中——對量子物體的任何測量都會破壞其中包含的部分資訊,從而拋棄量子通訊和計算的優勢。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研究人員已經設計了幾種方法來“停放”儲存在光子中的資訊,方法是將光子的量子態編碼到原子的量子態中,原子更容易被固定。但是,這些系統在儲存和回憶資訊方面的能力往往非常不穩定。現在,發表在6月24日《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提出了一種量子儲存器,可以將光子資訊儲存在晶體中,效率高達69%。(《大眾科學》是自然出版集團的一部分。)
該研究的作者使用摻雜了稀土元素鐠的矽酸釔(Y2SiO5)晶體作為量子儲存器,該晶體經過精心定製,具有非常特定的吸收特性。晶體儲存器冷卻到僅3開爾文,並保持在電場中,吸收雷射脈衝。但是,當外部電場切換時,儲存器會產生原始光子的“回波”,其量子態完好無損。
“進入晶體的光被完全減速到停止,在那裡它保持靜止,直到我們再次釋放它,”主要研究作者,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雷射物理中心的Morgan Hedges學生,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說。“當我們釋放它時,我們基本上得到了進入的所有東西,作為一個三維全息圖,精確到最後一個光子。”
新研究中展示的儲存時間相當短——以百萬分之一秒為單位——但研究人員預測,更高效的儲存器應該是可行的,儲存時間可以以秒為單位來衡量。
圖片來源:澳大利亞國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