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的是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最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瘡的形式,全球約有五百萬人患有此病,會導致包括髮燒、疼痛和腫脹在內的一系列症狀。根據昨天宣佈的一項研究結果,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可能離治療他們症狀的新藥更近了一步。如果該藥物獲准上市,這款由人類基因組科學公司(HGS)和葛蘭素史克公司開發的藥物將成為近半個世紀以來首個治療狼瘡的新療法。
HGS和葛蘭素史克公司在今年7月完成的第一個860名患者的臨床試驗中,他們的藥物Benlysta已經看到了令人鼓舞的結果。兩家公司正在等待第二次試驗的結果,以便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提交批准申請。HGS在其網站上表示,它將在2010年上半年提交批准申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狼瘡界已經等待了幾十年,才等到一個為狼瘡開發的試驗藥物的積極三期試驗。現在我們有兩個了,”俄克拉荷馬醫學研究基金會的狼瘡專家瓊·梅里爾在兩家公司釋出的一份宣告中說。梅里爾是該試驗的研究員。
在狼瘡中,身體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自身的組織,導致可怕的結果。系統性紅斑狼瘡最常見的症狀是肺部血壓升高以及腎臟、神經系統和大腦的炎症。由於該疾病是慢性的,它會持續六週以上,並且通常持續多年,症狀時而消退,時而加劇。
許多因素都與狼瘡的發生有關。環境誘因,如紫外線輻射和病毒或細菌感染,可能在某些情況下起作用。特別是,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的峰值(女性佔狼瘡患者的90%)似乎會引發狼瘡症狀。此外,家族性狼瘡病例以及同卵雙胞胎中狼瘡的發生率表明,基因參與其中。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研究確定哪些基因與該疾病有關。
《紐約時報》報道,人類基因組公司的Benlysta將是基因組研究中出現的第一批藥物之一。該公司基於其發現的一種刺激B細胞並可能導致狼瘡患者自身免疫活動的蛋白質而開發了該藥物。Benlysta是一種結合並抑制這種刺激性蛋白質的抗體。
在第二次臨床試驗中,有819名參與者,40.6%的服用Benlysta一年的患者的狼瘡症狀得到緩解,而安慰劑組的這一比例為33.8%。兩組患者都繼續服用類固醇,這是治療狼瘡的傳統方法。雖然類固醇傳統上用於透過抑制免疫系統來平息狼瘡症狀,但它們可能導致許多副作用。在這項研究中,改善情況是根據醫生的報告以及可以停用類固醇的患者比例來評估的。
HGS總裁兼執行長H.托馬斯·沃特金斯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說:“我們為使Benlysta達到這一步的創新和科學嚴謹性感到非常自豪。”
儘管Benlysta的總體結果是積極的,但第二次臨床試驗的結果至少在一個方面不如第一次。與第一次試驗不同,只有較高劑量的藥物實現了統計學上優於安慰劑的結果。HGS和葛蘭素史克公司表示,服用Benlysta的患者沒有出現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