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中國在本週末透過在月球上著陸一輛月球車,鞏固了其作為太空領域最快崛起之星的聲譽——這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壯舉,此前只有兩個國家完成過:美國和蘇聯。“這確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休斯頓月球與行星研究所的月球科學家保羅·斯普迪斯說。“登陸月球並非易事——它需要精確的機動、跟蹤、計算和工程。這是一項精細的任務,中國的成功反映了一個成熟、不斷發展且能力強大的計劃。”
嫦娥三號任務於週六(12月14日)在月球著陸,此前於12月1日由中國火箭發射升空。著陸器包括一個四條腿的固定探測器和一個六輪機器人月球車,展開桅杆後,高度約為1.5米。該航天器是37年來第一個在月球上著陸的人造物體,並且巧合的是,在最後的人類離開月球表面41年後整整著陸。《阿波羅17號》宇航員尤金·塞爾南和哈里森·施密特於1972年12月14日從月球發射升空,開始他們的返程,太空歷史專家羅伯特·珀爾曼在collectSPACE.com上指出。
史密森尼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館藏和館務副館長羅傑·勞尼烏斯在華盛頓特區表示,嫦娥三號的著陸是“一項不小的成就”。“這為中國太空計劃在國內帶來了自豪感,在國外帶來了聲望。”與此同時,他補充說,中國正在複製美國和蘇聯幾十年前掌握的成就,以及一些由本科生和研究生組成的私人團隊正致力於在不久的將來在谷歌月球X大獎賽中與之匹敵的成就。“有些人可能會擔心中國人正在展示這些能力,並且為此感到焦慮不安——我不確定這是否合適。”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那些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太空實力感到不安的人可能包括國會議員,以弗蘭克·沃爾夫眾議員(弗吉尼亞州共和黨人)為首,他們在2011年通過了一項法律,明確禁止美國宇航局與中國在任何太空活動上進行合作。沃爾夫稱中國“本質上是邪惡的”,並表示該法律對於防止中國竊取美國宇航局的技術是必要的,中國可能會將這些技術用於軍事目的。太空行業的一些人擔心,中國的崛起將使美國在太空領域的領導地位黯然失色,並使美國公司損失金錢。商業太空企業家羅伯特·比格羅,他的比格羅航空航天公司正在建造充氣式太空棲息地,曾表示,如果其他國家不站出來挑戰他們,中國很可能聲稱擁有月球的所有權。
對於美國的一些人來說,中國的最新成就也可能令人感到刺痛,因為它是在美國宇航局縮減行星科學和探索規模之後發生的。美國宇航局的預算受到了自動減支和其他聯邦資金削減的打擊,而削減對行星科學計劃的打擊最為嚴重。該航天機構可能很快將被迫在提前關閉其土星卡西尼軌道飛行器計劃或其火星漫遊者好奇號任務之間做出選擇。
然而,太空不必是一場零和遊戲,一些專家主張在目前中國似乎比美國宇航局有更多資金可用的情況下,加強美中合作。美國宇航局局長查爾斯·博爾登本人也抗議禁止他與中國人合作的法律,並主張加強合作。“我們是聯邦政府中唯一一個沒有與中國建立雙邊關係的機構,”博爾登在3月份向眾議院撥款委員會抱怨道。
最終,中國太空計劃的朋友和敵人都將熱切關注這個顯然正在崛起的航天機構的下一步行動。中國表示,其最終目標是讓宇航員登上月球——勞尼烏斯說,這“至少比在那裡著陸月球車困難一個數量級”,這主要是因為需要提供生命支援並將宇航員送回家。中國還在地球軌道上建造空間站,希望在那裡長期駐紮人員。到目前為止,兩組中國航天員團隊已經與軌道上的天宮一號原型艙對接進行短期停留。憑藉中國最近令人印象深刻的記錄,似乎沒有什麼超出這個國家未來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