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狼吞虎嚥的人都知道,狼吞虎嚥地喝思樂冰或吃聖代冰淇淋會引起短暫的痙攣感,在非技術性文獻中被稱為“大腦凍結”或“冰淇淋頭痛”。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常見的警示性狀況,對於患者和科學家來說,仍然是一個謎(並非這兩個群體一定是互斥的)。
一項新研究在聖地亞哥舉行的2012年實驗生物學年會上提出了一種可能的解釋。它也可能為更嚴重的疾病(如偏頭痛和創傷性腦損傷)提供新的治療方法。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訂閱後,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繼續看到關於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這些發現來之不易,需要17名勇敢的志願者自願體驗大腦凍結。這些健康、自我犧牲的成年人透過吸管啜飲超冷的冰水,並將吸管對準口腔頂部。在他們啜飲時,透過經顱多普勒技術監測受試者的大腦,該技術可以感知動脈血流的變化。一旦志願者感受到並從大腦凍結中恢復,他們就立即通知研究人員。
隨後,研究人員得以精確指出這些時刻大腦活動的變化,並將這些訊號與在對照條件下(受試者飲用室溫水時)的測量結果進行比較。
由新澤西州退伍軍人事務部醫療保健系統的梅麗莎·瑪麗·布拉特領導的團隊發現,就在大腦凍結髮生之前,大腦前動脈擴張並向大腦輸送了更多的血液。這條動脈是負責向額葉供血的兩條動脈之一,而額葉也是受試者報告凍結疼痛最強烈的位置。這種反應可能是身體為了防止大腦過冷,而努力向大腦輸送一股溫暖的血液。
值得注意的是,當血管收縮恢復到正常直徑時,疼痛就消失了。
研究人員推測,疼痛可能源於血液快速湧入封閉的顱腔所產生的過度壓力。
研究人員指出,類似的血液引起的壓力也可能是偏頭痛、創傷性腦損傷頭痛以及其他型別的頭痛的部分原因。如果真是這樣,那麼能夠阻止血管快速擴張的新療法可能成為緩解許多頭痛患者疼痛的關鍵。
對於我們其他人來說,或許我們應該嘗試慢一點啜飲、吸吮和舔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