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技術公司將在哪裡獲得資金?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波士頓(2009年3月10日)——如果明天的經濟要在環境和經濟上都可持續發展,就需要湧現出許多新的“清潔技術”和公司。但是,它們將從哪裡來?它們將如何吸引到成熟所需的資金,特別是在短期內金融危機期間

我本週在這裡參加AlwaysOn Going Green會議,以尋找答案。我既是好奇的聽眾,也是今天上午可持續生物化學小組討論的主持人。會議旨在透過彙集綠色科技執行長、投資者、研究人員和其他人士,“識別和討論新興趨勢、建立高層次關係並創造新的商業機會”,從而幫助孵化這些新企業。

《大眾科學》AlwaysOn網路在本次會議上的合作伙伴,這是該活動在加利福尼亞州舉辦兩次之後的首次東海岸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講述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AlwaysOn執行長託尼·珀金斯(Tony Perkins)為憂心忡忡的創業者發表了“打氣講話”,拉開了會議的序幕。珀金斯——你可能還記得他是Red Herring(網際網路時代出版界的標誌性刊物之一)的創始人——認為,儘管金融界動盪不安,但經濟似乎正處於“一代人中的首次重大轉變”之中。他說,上一次轉變是計算機革命,它將個人電腦擺放在每個人的辦公桌上並開啟了網際網路。他認為,新的“綠色科技巨輪”有望像網際網路一樣改變經濟和文化,因為新一代企業家正致力於圍繞著專注於改善地球狀況的心態來建立他們的企業。

那麼,目前華爾街的情況如何呢?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凱文·傑尼瑟(Kevin Genieser)在關於“清潔技術:從繁榮到蕭條再到復甦?”的演講中表示,清潔技術的投資和增長樂觀時期從2005年左右一直持續到2008年初,導致公司大量湧現;僅在舊金山灣區,摩根士丹利就追蹤到120家太陽能公司。然後,一系列因素——金融壓力、化石燃料價格下跌、經濟衰退等等——踩下了剎車。自那以後,綠色產業的市值損失了2000億美元。

另一方面,傑尼瑟說,一些被金融危機擠出頭條的基本能源和環境問題(無論好壞)都將重新浮出水面:石油價格將會回升,對新能源的需求將會增加等等。此外,奧巴馬政府新的能源和氣候政策舉措,更不用說刺激計劃,將在未來幾年內再次有利於人們對綠色產業技術的興趣。

本次會議的亮點之一是宣佈GoingGreen East 50強私營公司。對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四百家綠色科技公司進行了評估,評估內容包括其技術的顛覆性潛力、市場潛力和成熟度、其作為綠色科技革命一部分的可信度等等。

總冠軍是GreatPoint Energy,該公司透過一種非燃燒的化學過程將煤轉化為天然氣——換句話說,用EcoWorld的編輯、GoingGreen的組織者之一埃德·林(Ed Ring)的話說,它“將最髒、最豐富的化石燃料轉化為最清潔的燃料”。GreatPoint執行長安德魯·珀爾曼(Andrew Perlman)今天將發表主題演講。請繼續關注有關他們技術的更多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