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重新發現侏儒眼鏡猴,一種微小的靈長類動物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持續釋出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像玩具菲比小精靈一樣的微小侏儒眼鏡猴,曾被認為已經滅絕,最近在印度尼西亞的一次探險中被發現。這個可愛、有著大眼睛的夜行動物簡直就是可愛的代名詞

“它們總是看起來臉上掛著永恆的微笑,這增加了它們的吸引力,”發現這種被認為已經消失物種的體質人類學家莎倫·古爾斯基-多延說。

來自德克薩斯農工大學的古爾斯基-多延前往蘇拉威西島印尼山區,目的是確認侏儒眼鏡猴是否已經明確滅絕,但最終卻成為了 80 多年來第一個發現活體的人。

許多科學團隊此前曾嘗試尋找這種重達兩盎司(60 克)的靈長類動物,它有著細長的手指,以昆蟲為食,並且可以像貓頭鷹一樣將頭部旋轉 180 度。“老實說,我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古爾斯基-多延告訴 ScientificAmerican.com,“我對實際找到它們並沒有太高的期望。”

但她最終還是找到了。“這非常、非常令人興奮,但我卻像一片樹葉一樣顫抖,”她說起她這個令人驚訝的發現。“我顫抖得太厲害了,幾乎都無法抱住它。”

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她的團隊又捕獲了兩隻,並發現了第四隻。他們在這些毛茸茸的生物身上安裝了無線電項圈來追蹤它們。

古爾斯基-多延解釋說,發現侏儒眼鏡猴意味著島上的其他動物可能比以前認為的活動範圍更小,這使得它們更容易滅絕。

侏儒眼鏡猴的大小約為其他物種的一半,它們的手和腳上長有爪子而不是指甲。古爾斯基-多延推測,它們的爪子可能是一種進化適應,幫助它們抓住其潮溼環境中長滿苔蘚的樹木

(圖片由 Sharon Gursky-Doyen 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