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創造論還是科學? 你的世界——歡迎來到這裡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孢子背後的宣傳攻勢,這款由《模擬城市》創造者威爾·萊特開發的、備受期待的藝電公司遊戲,足以讓《黑暗騎士》看起來像一部小型的藝術電影。好吧,《孢子》今天在美國上市了(上週末已在歐洲上市)。

那麼,等待值得嗎?早期評論家指出,這款遊戲引發了關於智慧設計(或創造論)與進化之間有趣問題的討論。《Indystar.com》部落格寫道:“這款遊戲同時包含進化和‘創造者控制’,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樂趣,儘管看看人們使用已有的生物創造器構建的一些設計,不禁讓人質疑地球上是否存在智慧設計。”

“這是智慧設計還是進化?”《芝加哥論壇報》記者埃裡克·格溫在Chicagotribune.com上問道。他補充說,答案是遊戲製作者沒有介入,而是讓玩家(和評論家)“以他們想要的方式看待遊戲”。格溫提出,避免爭論的一種方法是說這款遊戲“讓你扮演同源異形基因的角色,它們是基因工廠的老闆,負責在每個生物體內構建身體部位,而與宗教或哲學傾向無關。”

孢子遵循了藝電公司成功的模擬人生系列的基本原則——玩家必須做出影響他們所處整個世界的關鍵決策,然後必須應對其行為的後果。與模擬人生系列側重於玩家建立的社會中發生的事情不同,孢子還賦予玩家控制整個宇宙進化的能力。

玩家能夠創造和進化生命,經歷部落階段和更發達的階段,直到他們足夠先進,可以離開自己的母星,探索整個模擬宇宙中的其他世界。高階設計師亞歷克斯·哈欽森在今年早些時候的藝電活動上告訴我,這款遊戲最酷的方面之一是,玩家能夠看到他們世界天空中行星的頂峰,並知道他們的造物最終將能夠冒險探索那些新的世界。

創造孢子所投入的工作量從其初始階段就顯而易見,在初始階段,玩家建立將居住在他們世界中的生物。玩家有數百個類別可供選擇生物的屬性,包括面部特徵和身體型別。生命也可以從細胞層面開始,在那裡大約有十幾個不同的屬性類別可以分配。哈欽森告訴我,從設計角度來看,最大的挑戰是讓所有這些不同的部分自然共存,從而使遊戲具有一致的外觀。

藝電設計師將這個過程稱為程式動畫,在這個過程中,玩家僅使用滑鼠即可控制複雜的 3D 建模系統。玩家甚至可以評論其他玩家的創作,並使用它們來填充自己的世界。

(圖片由藝電公司提供)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