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樣本返回任務從彗星中提取生命的基本組成部分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美國宇航局的一個探測器似乎從彗星上帶回了物質到地球,並帶回了來自那次遭遇的氨基酸,這支援了一種理論,即生命的先驅可能從外太空到達我們的星球。

1999 年發射的星塵號宇宙飛船於 2004 年 穿過維爾德 2 號彗星,使用一種獨特的輕質捕獲材料氣凝膠吸收了微粒和氣體。 宇宙飛船的樣本返回部分在 兩年後 飛越地球期間安全降落到地球。

對樣本的早期分析顯示,存在 生物學構件,如氨基酸,但陸地汙染仍然是其出現的一種可能解釋。

在美國宇航局研究人員在週日舉行的美國化學學會秋季會議上 提出的研究 中宣佈,星塵號樣本中的簡單氨基酸甘氨酸富含碳 13,碳 13 是該元素的重同位素,在地球上相對稀有,但在 太空中更普遍。(化學元素的同位素在原子核中具有不同數量的中子,因此具有不同的質量——碳 12 有六個質子和六個中子,而碳 13 有六個質子和七個中子。)

美國宇航局研究人員之一 傑米·埃爾西拉一份宣告 中說:“我們發現星塵號返回的甘氨酸具有地外碳同位素特徵,表明它起源於彗星。” 埃爾西拉說,維爾德 2 號彗星的甘氨酸是第一個在彗星中發現的氨基酸。

氨基酸對生命和生物化學至關重要; 甘氨酸是用於合成蛋白質的所謂標準氨基酸之一。

至於星塵號,它正在進行一項新的彗星調查,作為一項二級任務。 2011 年,該探測器將飛越坦普爾 1 號彗星,美國宇航局於 2005 年用一艘名為深度撞擊號的航天器的一部分撞擊了該彗星,以探索其成分。 這顆彗星探測器現在被稱為星塵號-NExT(坦普爾新探索),以其新目標命名。

來自星塵號導航相機的維爾德 2 號彗星照片:NASA/JPL-Caltec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