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邁克爾·傑克遜,這位曾為增強其舞臺表演而獲得專利“反重力”鞋的太空步流行巨星,昨天因心臟驟停去世,享年50歲。
據報道,昨天下午傑克遜被緊急送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療中心時,他已失去知覺且沒有呼吸。他的醫生未能搶救過來。傑克遜被宣佈死於心臟驟停,但其原因的細節仍然未知。
家庭發言人布萊恩·奧克斯曼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他們幾個月來一直擔心他的健康。“他用藥已經成了障礙,”奧克斯曼說,“他在表演中受的傷,比如他摔斷了脊椎,還有他在舞臺上摔斷了腿,這些都成了障礙。”
2005年,當傑克遜在加利福尼亞州因兒童性騷擾指控受審並被宣告無罪時,他的律師曾表示他開始沉迷於嗎啡和止痛藥地美露,據說他在昨天注射了地美露。傑克遜有長期的健康問題史,包括去年的傳言稱他患有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並且因嚴重肺氣腫需要肺移植。
這些狀況是否可能與傑克遜的死亡有關?心臟驟停和心臟病發作之間有什麼區別?
克里斯蒂·巴蘭坦在接受《大眾科學》採訪時表示,心臟驟停僅僅意味著某人失去了血壓和脈搏。“通常,這意味著迴圈系統已經崩潰,很多時候,這是由於[加速的]心跳造成的,”他說。“當心髒收縮得如此之快時,血液就無法再從泵血腔中擠出並迴圈到大腦,導致在幾分鐘內死亡。”
這種加速的心跳,或心律失常,可能是心臟病發作的跡象,心臟病發作源於動脈中斑塊的積聚。但巴蘭坦說,並非所有的心臟病發作都會導致心臟驟停,而且它們也不是心臟驟停的唯一原因。心臟驟停可能是由肺部的大血栓或因感染或其他損害而擴大的心臟引起的。以前的心臟病發作也可能留下疤痕,損害心臟的起搏電子系統。
《福布斯》最近的一篇文章強調了醫生在試圖減少每年因突發性心臟驟停而死亡的20萬至30萬美國人時面臨的挑戰。賓夕法尼亞大學復甦科學中心主任本傑明·阿貝拉告訴該雜誌:“該領域最大的難題是我們不知道如何預測驟停。”“星星只是以錯誤的方式排列。”植入式除顫器在減少高危心臟病患者的死亡人數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每年許多死於心臟驟停的人都沒有心臟病史,這促使一些研究人員開始尋找遺傳線索。
巴蘭坦指出,嚴重的肺部問題或使用像地美露這樣的鎮靜劑會導致一種稱為心肺驟停的情況,即肺在心臟之前停止工作。另一方面,像可卡因這樣的興奮劑會加速心跳並導致心臟驟停。
預計傑克遜的屍檢結果將於今天下午晚些時候公佈,但毒理學分析(可以表明他服用了哪些藥物,如果有的話)將在幾周後才能獲得。
邁克爾·傑克遜貼紙圖片由Tobyotter透過Flickr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