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斷層線附近預計發生大地震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新的研究表明,沿著引發 2004 年印度洋毀滅性海嘯的同一斷層線,未來幾十年內很可能發生另一次大地震,並且可能造成同樣甚至更大的破壞。

這場海嘯估計造成 25 萬人喪生,是由蘇門答臘島海岸附近巽他斷層帶發生的9.2 級地震引發的。去年,該斷層帶南部一段被稱為明打威地帶的區域發生了 8.4 級大地震和餘震,震動了該地區。

現在,對明打威地帶珊瑚生長模式的分析表明,2007 年的地震可能只是“地震超週期”或過去七個世紀中該地區大約每 200 年發生一次的一系列大地震中的第一個事件。 本週《科學》雜誌發表的研究表明,構造板塊(地球地殼的一部分)很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在明打威地帶下方再次破裂,可能引發 8.8 級地震。

加州理工學院構造觀測站教授、合著者凱瑞·西赫在新聞釋出會上據路透社報道稱:“如果之前的週期是可靠的指南,我們可以預期未來二十年內會發生一次或多次非常大的蘇門答臘西部地震。”

作者(他們也來自明尼蘇達大學、印度尼西亞科學院和臺灣大學)寫道,如果這樣的地震再次引發海嘯,其造成的破壞可能等同於甚至超過 2004 年災難在亞齊省造成的破壞,亞齊省當時首當其衝。

科學家們研究珊瑚是因為珊瑚就像樹木的年輪一樣,記錄了它們生長地點的海平面歷史。 當構造板塊將海底向上推時,海平面下降,珊瑚就不能再垂直生長。 然而,它可以向外生長,因此這些橫截面揭示了構造運動的模式。

印度尼西亞上個月公佈了一項新的海嘯預警系統

內華達大學雷諾分校的地震研究人員昨天模擬了橋樑模型上的 8.0 級地震,測試了未來採用鎳鈦棒、彈性材料和聚乙烯醇纖維混凝土的建築技術是否能承受此類地震。 大學報告稱,當科學家搖晃建造混凝土模型的平臺時,橋樑柱子搖晃並出現裂縫。

該校部落格援引模擬實驗的首席研究員 M. Saaid Saiidi 的話稱:“這些都是全新的設計,我們瞭解到它們的效能優於傳統建築。在我們測試的三種新設計中,其中兩種的損壞非常小。我們對目前的結果非常滿意。”

有關地震的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深入報告

2007 年 8.4 級地震導致珊瑚礁死亡/科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