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遺體在海洋中能保持完整多久?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編者注:部分讀者可能會對本文內容感到不安,因為本文提到了法航447航班,幷包含對人類遺骸的描述。

週二,巴西當局從大西洋法航墜機事故中打撈起16具遺體,使總數達到24具。

空客330噴氣式飛機於5月31日從里約熱內盧起飛前往巴黎,期間在強雷暴天氣中失蹤。調查人員目前正在考慮飛機空速感測器結冰的可能性。與此同時,巴西海軍正在進行全力搜尋遺體

搜尋海上遇難的倖存者是在與時間賽跑,因為可能發生飢餓或體溫過低。但法航447航班上的228人預計無人能在飛機撞擊中倖存。

那麼,遺體在海中能保持完整多久以便被尋回呢?

澳大利亞博物館有一個資訊豐富的網站deathonline.net,介紹了人類遺骸在死後的變化。在陸地上,體內細菌和其他微生物會迅速繁殖並分解軟組織。死後不久,蒼蠅和其他昆蟲會吞噬軟組織。禿鷲、狗或其他大型哺乳動物也可能啃食腐爛的肉,有時會在兩週內將屍體變成骨骼。

然而,在開闊的海洋中,蒼蠅和其他昆蟲基本上不存在。如果屍體在低於華氏70度(攝氏21度)的水中漂浮約三週,組織會變成一種肥皂狀脂肪酸,稱為“屍蠟”,它可以阻止細菌生長。然而,皮膚仍然會起水泡並變成綠黑色。最後,根據William D. Haglund和Marcella H. Sorg的著作《法醫埋葬學:人類遺骸的死後命運》,螃蟹和小魚可能會以面部柔軟的部分為食,如眼睛和嘴唇。

2002年《法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調查了葡萄牙和西班牙海岸寒冷水域中漂流數百公里的九具遺體。第一週打撈的遺體狀況良好,但在八天後打撈的遺體上出現了開始腐爛的跡象。20天后打撈的兩具遺體高度腐爛,只能透過DNA分析或牙齒記錄進行識別。至於溫暖的水域,2008年的一項研究針對飛機事故後打撈的兩具人體,發現在西西里島附近海域發現的一具遺體在34天后部分骨骼化,而在奈米比亞附近海域發現的第二具遺體在三個月後完全骨骼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推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當然,鯊魚是溫暖水域(如巴西附近海域)的重要清道夫,可以迅速將屍體撕成碎片。“鯊魚,像任何掠食者一樣,是機會主義的捕食者,它們會利用提供給它們的資源,”佛羅里達自然歷史博物館蓋恩斯維爾分館佛羅里達鯊魚研究專案主任兼國際鯊魚襲擊檔案館館長George Burgess說。

船舶沉沒或飛機墜毀產生的低頻噪音可以在水下遠距離傳播,並可能吸引動物。然而,他說,“認為……[海洋]……到處都是鯊魚……是一種誤解。”

*更新(2009年6月11日):為了回應AndrewJayPollack的評論,我們添加了關於分解時間段的這一段。

海浪拍打沙灘的圖片由Mr.Thomas透過Flickr提供

Brendan Borrell is a freelance journalist based in Brooklyn, New York. He writes for Bloomberg Businessweek, Nature, Outside, 大眾科學, and many other publications, and is the co-author (with ecologist Manuel Molles) of the textbook Environment: Science, Issues, Solutions. He traveled to Brazil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Mongabay Special Reporting Initiative. Follow him on Twitter @bborrell.

More by Brendan Borrel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