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再次否決有爭議的土耳其大壩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預計德國、奧地利和瑞士將撤回對土耳其有爭議的伊利蘇大壩的財政支援。這座耗資 20 億歐元(28 億美元)的大壩威脅到庫爾德人定居點和古代考古遺址,同時使 伊拉克及其 瀕危的沼澤地 缺水。

這座 1200 兆瓦的大壩將成為土耳其第二大水壩,壩址位於底格里斯河上游,距伊拉克和敘利亞邊境約 40 英里。大壩計劃最初在 七年前 就已破裂,當時一個由金融家和建築商組成的私人財團以人道主義和環境問題為由退出了專案。

2006 年,奧地利公司 VA Tech Hydro 組建了一個新的財團。德國、奧地利和瑞士政府承諾提供出口信用擔保(一種保險政策),前提是土耳其達到 153 項標準,包括監測生物影響、保護歷史古蹟以及確保為受大壩影響的 6 萬人提供安置選擇。

但人權活動家、考古學家,甚至土耳其流行歌手都反對伊利蘇大壩,並表示土耳其沒有履行其承諾。2008 年底,歐洲暫停了這些出口信貸合同 180 天。現在,法蘭克福匯報 報道稱,合同將於 7 月 6 日取消。據 環境新聞服務 報道,此次撤銷將標誌著政府出口信貸合同首次因人道主義和環境原因而被取消。

儘管土耳其缺乏建造大壩的資金支援和工程專業知識,但它表示計劃繼續推進。據 自由每日新聞 報道,森林與環境部長希望將擁有 1 萬年曆史的哈桑凱伊夫城遷至“文化公園”,並將於 7 月 20 日開始建造新的地基。然而,僅撥款 2.5 萬歐元(34,945 美元)用於保護這座古城及其文物。

哈桑凱伊夫圖片由 Senol Demir 透過 Flickr 提供

Brendan Borrell is a freelance journalist based in Brooklyn, New York. He writes for Bloomberg Businessweek, Nature, Outside, 大眾科學, and many other publications, and is the co-author (with ecologist Manuel Molles) of the textbook Environment: Science, Issues, Solutions. He traveled to Brazil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Mongabay Special Reporting Initiative. Follow him on Twitter @bborrell.

More by Brendan Borrel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