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科學家今天報告說,最近被診斷出患有 1 型糖尿病的患者,在接受自身免疫幹細胞移植後,能夠在手術後近五年內無需注射胰島素。
在1型糖尿病中,免疫系統會攻擊胰腺中的胰島細胞,而身體依賴這些細胞來製造胰島素,胰島素是一種將葡萄糖轉化為能量的激素。治療通常包括注射或輸注胰島素。現在,在新的《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發表的研究表明,移植技術——自體非清髓性造血幹細胞移植,即給患者輸注來自自身血液的免疫系統幹細胞——使23名受者中的20名在長達58個月的時間裡無需注射胰島素也能茁壯成長。12人能夠持續停用胰島素,而其餘的人則必須定期接受治療。
來自西北大學範伯格醫學院和巴西聖保羅市裡貝朗普雷圖醫學院的科學家們在2007年報告說,移植患者能夠保持一年半之久的無胰島素狀態。當時,批評人士懷疑這種效果是真實的,還是反映了手術後的某種“蜜月期”。
新的研究測量了 C 肽的水平,C 肽是一種由製造胰島素的同一胰島細胞製造的蛋白質,被認為是這種激素的標誌物。在移植後的兩到三年,患者的 C 肽水平明顯升高,表明移植有效地“重置”了他們的免疫系統,使其不再攻擊他們的胰島細胞,研究合著者、西北大學免疫治療部門負責人理查德·伯特告訴ScientificAmerican.com。他說,他們能夠停止注射胰島素,“顯然是細胞恢復併產生胰島素的效果,而不僅僅是一些蜜月期或飲食或運動。”
伯特說,該手術可能僅在患者被診斷出患有 1 型糖尿病後的三個月內有效,因為在此之前,他們的免疫系統已經摧毀了他們所有產生胰島素的胰島細胞。下一步是證明該技術——伯特說可能花費高達 90,000 美元——在隨機對照試驗中有效。
由於患者移植的是自己的細胞,他們不必服用其他移植受者為了防止新細胞產生排異反應而開具的抗排異藥物。移植的副作用包括暫時性脫髮、噁心、發燒和一些已經進入青春期的患者的生育能力喪失。(年齡在 13-31 歲且以男性為主的患者接受了移植。)伯特說,未來接受移植的年輕患者可能會被告知要提前儲存精子作為預防措施。
科學家們還在研究胰島細胞移植是否能有效地治療糖尿病。該手術將涉及向患者輸注已故捐贈者的胰島細胞。由於這些細胞將來自另一個人,因此胰島細胞移植將要求受者服用抗排異藥物。
胰島素插圖/ David S. Goodsell,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和美國政府透過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