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有新的證據表明,北美洲的第一批居民可能是透過陸路和海路到達的。 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北美洲和南美洲的現代土著居民的遺傳物質,以追溯到這兩個大陸第一批居民的兩條稀有譜系。發表在《當代生物學》上的這項研究提供了首個基因證據,表明許多現存美洲原住民的祖先從白令陸橋(一個包括現已淹沒的白令陸橋以及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部分地區的區域)採取了兩條不同的路線,大約在 15,000 到 17,000 年前。
新的發現與流行的基因理論背道而馳,該理論認為只有一股遷徙浪潮沿著從白令陸橋到南方的無冰太平洋海岸行進。
“他們都是在同一時間到達的——不同的是到達路線,”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義大利帕維亞大學的博士後遺傳學學生烏戈·佩雷戈說。 佩雷戈和他的團隊研究了來自鹽湖城索倫森分子基因譜系基金會的基因資訊,該基金會擁有大量的基因和家譜資料。
這項研究描繪的新圖景顯示了一條通往太平洋海岸的海路,以及另一條陸路,途徑落基山脈以東(勞倫泰德冰蓋和科迪勒拉冰蓋之間)通往大湖區的無冰通道。 太平洋路線本可以迅速使西海岸的人口遍佈兩個大陸,一直到火地島,而陸路旅行者本可以留在北美洲的大平原和東部地區。
蓋恩斯維爾佛羅里達大學的人類學副教授康妮·穆利根說:“這很有趣。” “這是第一個基因證據,表明陸路和海路可能都被使用過。” 但穆利根表示,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這些發現,這些發現可能是由白令陸橋的人口瓶頸解釋的,在此期間,可能會發生大量的分化。
研究人員普遍認為,美洲的遷徙始於亞洲,然後才越過白令陸橋——白令陸橋的大部分現在都在白令海的水下。 但遺傳學家、考古學家和語言學家對於人類從白令陸橋遷徙到北美洲的時間、頻率和地點存在分歧。 一些人認為,土著語言過於多樣化,不可能源於單一的人群。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帕維亞大學的遺傳學教授安東尼奧·託羅尼在一份宣告中說:“我們的基因研究揭示了一種情景,其中不止一個語系可能與最早的古印第安人一起到達美洲。” 這兩條路徑也可能解釋了前哥倫布時期美洲地區之間的一些巨大的技術差異。
2008 年 3 月,同一研究團隊完成了一棵龐大的美洲土著 DNA 基因樹,該基因樹顯示,今天大約 95% 的美洲原住民可以將他們的基因遺產追溯到 15,000 到 17,000 年前居住的六個人。 然而,這一事實實際上使追溯遷徙路線變得更加困難。 佩雷戈說:“超級常見的譜系太常見了,以至於它們產生了大量的背景噪音。” 因此,佩雷戈和他的團隊使用了來自其他 5% 後代的遺傳物質,以探究第一批居民是如何到達這裡的。
佩雷戈希望很快就能使用更常見的譜系來探索擴張路線。
圖片 © iStockphoto/Oytun Karada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