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新的研究表明,科學家透過敲除小鼠體內阻止細胞生長的基因,使小鼠的神經細胞再生,這可能是治療大腦和脊髓損傷的一個可能步驟。
中樞神經系統中的神經元一旦成熟通常無法再次生長,並且當這些細胞受損時,調節其發育的通路就會沉默。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關閉了兩個抑制細胞生長的基因,然後觀察小鼠受壓迫的視神經是否能夠存活。
根據本週《科學》雜誌的報告,兩週後,高達 45% 的受損神經元仍然存活,而未接受基因敲除的小鼠中存活率約為 20%。大約 8% 到 10% 的存活神經元再生了,這種效果在小鼠受傷後長達四周的時間內都可以觀察到。
《大眾科學》1999 年的一篇文章指出,科學家們之前曾嘗試透過開發能夠阻斷細胞環境中抑制性抗體的分子來使中樞神經系統中的神經元再生。新的技術從另一個角度出發來解決再生問題:神經元無法再生是因為它們如何調節自身發育。研究合著者何志剛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未來的藥物可能會利用這一原理來治療人類的大腦和脊髓損傷。
神經元插圖,來源:iStockphoto/Kiyoshi Takah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