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Xiv,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的快訊服務,迎來里程碑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本月早些時候,康奈爾大學的一個免費技術論文庫成為了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其他學科的快訊服務,名為ArXiv,它迎來了一個重大里程碑,因為那裡收集的論文數量達到了五十萬篇。ArXiv 是許多領域的科學家在他們的預印本論文被期刊接受之前,展示和討論最新發現的主要論壇。

舉個例子:格里戈裡·佩雷爾曼,他為數學中一個有 100 年曆史的難題——龐加萊猜想——設計了一個證明,但他從未將他的解決方案提交給任何學術期刊。2002 年,他在 ArXiv 上釋出了包含拓撲問題證明的系列論文中的第一篇。科學雜誌後來將這項工作評為“年度突破”,佩雷爾曼被授予菲爾茲獎,這是數學領域的最高獎項,但這位古怪的俄羅斯人拒絕了。

ArXiv 是保羅·金斯帕格的心血結晶,他曾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現在是康奈爾大學的教員。(閱讀我們關於其起源的報道,請點選此處。)金斯帕格在 1991 年,在全球資訊網廣泛普及之前,當他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工作時,開始開發這個儲存庫。如今,它的使用者包括 53 位物理學諾貝爾獎獲得者、31 位數學菲爾茲獎獲得者、55 位麥克阿瑟獎獲得者,以及來自科學材料獲取受限國家的無數使用者,遠至蘇利南和伊拉克。一位自學成才的捷克物理學家在發表了幾篇論文後獲得美國研究生獎學金。

今天,每週約有 40 萬訪問者訪問 ArXiv,下載超過 20 萬篇文章。該儲存庫幫助率先發起了開放獲取運動——該運動希望使所有研究都可以免費訪問——併成為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PubMedCentral 的典範。它始終位列從根本上改變了科學研究性質的基於網路的工具的簡短列表之中。

提交給 ArXiv 的論文速度加快了:它預計下一個里程碑——1,000,000 篇論文——將在 2015 年到來。

保羅·金斯帕格的照片由 Pogens Pogue 拍攝,透過維基共享資源

 

Gary Stix, senior editor of mind and brain topics at 大眾科學, edits and reports on emerging advances that have propelled brain science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Stix has edited or written cover stories, feature articles and news on diverse topics, ranging from what happens in the brain when a person is immersed in thought to the impact of brain implant technology that alleviates mood disorders such as depression. Before taking over the neuroscience beat, Stix, as 大眾科學's special projects editor,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magazine's annual single-topic special issues, conceiving of and producing issues on Albert Einstein, Charles Darwin, climate change and nanotechnology. One special issue he oversaw on the topic of time in all of its manifestations won a National Magazine Award. With his wife Miriam Lacob, Stix is co-author of a technology primer called Who Gives a Gigabyte? A Survival Guide for the Technologically Perplexed.

More by Gary Sti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