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編者注:以下是氣候學家邁克爾·E·曼對《大眾科學》2011年6月號上刊登的問答文章的回應,該文章於5月向讀者開放閱讀。
上個月,《大眾科學》刊登了邁克爾·萊蒙尼克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備受爭議的退休物理學教授理查德·穆勒進行的一次令人失望的採訪。作為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學本科生,我瞭解穆勒——以及他備受爭議的、現在普遍被拋棄的“死亡之星”是導致重大生物大滅絕的理論。後來,作為一名研究氣候的研究生,我開始關注穆勒試圖推翻冰河時代傳統地球軌道理論的工作——那也沒有成功。需要明確的是,科學上提出最終被證明是錯誤的的大膽假設並沒有什麼錯。的確,科學在創新、革新的思想中蓬勃發展,即使這些思想最終是錯誤的,也可能引導研究人員走向富有成效的新方向。
然而,人們可能希望,一位以提出未能經受時間考驗的宏大思想而聞名的科學家,在批評其他科學家時可能會更加謹慎。穆勒曾公開指責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研究部門的氣候科學家隱瞞資料——這一指控在三項獨立的調查中被駁回。在他的採訪中,穆勒甚至詆譭了我自己在過去溫度“曲棍球棒”重建方面的工作。穆勒錯誤地聲稱“曲棍球棒圖表實際上是不正確的”,而事實上,美國國家科學院在一份2006年的重要報告中肯定了我們的發現,《自然》雜誌將其總結為““科學院肯定了曲棍球棒圖。”《大眾科學》雜誌本身最近刊登了一篇文章“新分析證實氣候‘曲棍球棒’圖”(2009年11月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萊蒙尼克本可以向穆勒尋求一些反思,而不是為穆勒提供一個平臺來誹謗其他科學家。例如,從他過去的失敗中吸取的教訓如何影響了他最近涉足人為氣候變化科學時所採取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這次採訪僅僅是一個錯失的機會。不僅《大眾科學》可以做得更好。而且它需要做得更好。
邁克爾·E·曼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氣象學和地球科學系的教授,也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地球系統科學中心主任。他是《Dire Predictions: Understanding Global Warming》一書的合著者。
所表達的觀點是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