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義的破滅:入侵物種、全球變暖正在侵蝕梭羅瓦爾登湖的植物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亨利·大衛·梭羅在 150 多年前就對瓦爾登湖周圍的植物進行了著名的編目,他當時收集的資訊正在幫助說明入侵物種和全球變暖對當今該地區的影響。

根據 1 月 26 日發表在期刊 PLoS ONE 上的一篇論文,氣候變化為瓦爾登湖地區的入侵和非本地物種提供了優勢,而本地物種則成了失敗者。(如果一種非本地物種具有廣泛而快速傳播的潛力,尤其是在人為維護最少的棲息地內,則被認為是入侵性的。一些非本地物種傳播速度不夠快,不足以被歸類為入侵性物種。)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研究人員將梭羅的資訊與本世紀以來的溫度和植物種群資料以及植物物候學(開花時間、發芽、遷徙和其他季節性活動)的完整資訊進行了比較。他們發現,自梭羅時代以來,馬薩諸塞州康科德的平均氣溫升高了 2.4 攝氏度,並且一些非本地植物已經適應了環境,開花時間比過去提前了多達三週。相比之下,一些本地物種的適應性較差,未能調整其開花時間。因此,它們的種群數量下降了。

哈佛大學生物體和進化生物學助理教授、資深作者 查爾斯·C·戴維斯 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說:“這些結果首次證明,氣候變化可能在促進非本地物種的成功中發揮直接作用。” “我們的研究非常明確地表明,非本地和入侵物種一直是氣候變化的贏家。氣候變化將導致物種前所未有的洗牌,而且入侵物種似乎將變得更加占主導地位。”

該團隊不僅僅是清點植物來得出這一觀察結果。他們還檢查了“習性、成熟時的植物高度、單位葉面積質量、花直徑、授粉綜合徵和種子重量”,以便全面瞭解該地區物種的健康狀況。

這並非戴維斯和他的同事們第一次研究瓦爾登湖的植物。兩年前,他們發現梭羅在 1851 年至 1858 年記錄的植物物種中有 27% 已經在當地滅絕。他們在之前的一篇論文中寫道,另有 36% 的“數量非常稀少,以至於滅絕可能迫在眉睫”。當時,百合、蘭花、紫羅蘭、玫瑰和山茱萸等物種被證明損失最為慘重。

圖片:亨利·大衛·梭羅《瓦爾登湖》封面,來自維基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