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威脅鴨嘴獸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曾經使鴨嘴獸 (Ornithorhynchus anatinus) 成為獵人眼中珍貴目標的濃密防水皮毛,可能很快就會給這種獨特的哺乳動物帶來另一種危險:澳大利亞可能很快就會變得太熱,以至於該物種無法生存。

鴨嘴獸的皮毛非常溫暖且防水,幾乎可以隔絕半水生動物的所有熱量散失——這是一項重要的功能,因為鴨嘴獸每天要在 0 攝氏度的溪流和河流中度過長達 10 個小時。但是,隨著氣候變化使澳大利亞氣溫升高,這種進化優勢使該物種處於不利地位。本週線上發表在全球變化生物學上的研究預測,到 2070 年,超過 30% 的當前鴨嘴獸棲息地將變得對該物種來說太熱。

根據網站澳大利亞氣候變化,模型顯示,到 2070 年,在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州、昆士蘭州和維多利亞州(鴨嘴獸的棲息地),地表溫度將升高高達 5 攝氏度。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高隔熱性的皮毛在較涼爽的氣候中是一種優勢,但在較溫暖的條件下則成為一種負擔,”合著者、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講師兼生態學家Jenny Davis在接受BBC 新聞採訪時表示。

戴維斯和她的團隊研究了兩個世紀以來的鴨嘴獸分佈記錄,然後將其與降雨和溫度模型相結合。分析顯示,直到 20 世紀 60 年代,鴨嘴獸的棲息地主要由一個地區接收的降雨量決定。在那之後,動物從總體溫度升高的地區消失了。

戴維斯表示,這項研究表明,不僅需要維持水生棲息地的存在,還需要維持其當前溫度。

鴨嘴獸在 20 世紀初之前一直因毛皮貿易而被獵殺,但現在受到澳大利亞法律的保護。這些進化上獨特的動物是五種卵生哺乳動物物種之一。它們也是其屬中唯一的現存成員,也是世界上僅有的有毒哺乳動物之一。

照片由墨爾本水務公司透過Flickr提供。根據知識共享許可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