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來自北美和南美科學家的報告稱,世界上最大的兩種淡水魚正面臨巨大麻煩。
首先是遺傳上獨特的庫特內河白鱘(Acipenser transmontanus)種群,它是北美洲最大的淡水魚。這種巨大的怪物已知可以長到近六米,重達半噸,但它的體型並沒有為它提供任何保護。事實上,這讓它更具吸引力,而且該物種歷史上一直被過度捕撈。
庫特內河的問題不是過度捕撈,儘管它是人為造成的:蒙大拿州的利比大壩,建於1974年。大壩阻止了河流的泛濫,而這種氾濫曾經告訴鱘魚產卵的時間到了。在大壩建成之前,估計有10,000條白鱘生活在這條河裡。現在,只剩下500條,而且它們已經在野外35年沒有產卵了。哎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儘管缺乏野生產卵,但魚類並沒有滅絕,這也要歸功於人為干預。愛達荷州庫特內部落定期用人工飼養的鱘魚重新放養河流。
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多年來一直試圖透過調整利比大壩的水流量來拯救庫特內河白鱘免於滅絕,但上週四他們宣佈,他們最近的所有嘗試都失敗了。不過,他們將繼續嘗試,今年將透過大壩輸送更多的水。但他們不能輸送太多,否則會淹沒當地城鎮。
亞馬遜巨骨舌魚
與此同時,在南美洲,另一種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事實上,是最大的有鱗物種——也面臨滅絕的危險,如果它仍然存在的話。《應用魚類學雜誌》12月刊上的一篇論文報告稱,儘管巨型亞馬遜巨骨舌魚(Arapaima gigas)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保護,但在巴西,薄弱且未得到執行的捕魚法規正威脅著它們。
巨骨舌魚可以長到四米多長,重達180多公斤。這種魚實際上會浮出水面呼吸,這使得它很容易被魚叉和漁網捕撈。
保護巨骨舌魚的部分問題在於,直到現在,它還從未真正被研究過。作者萊安德羅·卡斯特洛和唐納德·斯圖爾特檢查了博物館中的幾個巨骨舌魚樣本,發現其中只有一個實際上是巨骨舌魚(Arapaima gigas)。卡斯特洛告訴BBC新聞:“我們的新分析表明,至少有四種巨骨舌魚。” “因此,在完成對適當區域的進一步實地調查之前,我們不會知道巨骨舌魚是否已經滅絕或仍在遊動。”
卡斯特洛和斯圖爾特建議加強監測,並對捕撈進行更嚴格的控制,以保護多種巨骨舌魚物種免於滅絕。
還有金槍魚
既然我們談論的是巨型魚類,就不要忘記瀕危的藍鰭金槍魚(Thunnus thynnus),它仍然被嚴重過度捕撈,因此在公開市場上賣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高價。上週,一條重達232公斤的金槍魚以$175,000的歷史最高價賣給了兩位日本餐館老闆——比去年的紀錄高出60%。這摺合每盎司21.38美元——比白銀的價格每盎司高出近三美元。(當它作為壽司到達餐桌時,價格會更像黃金。)
但即使以這樣的價格,藍鰭金槍魚也不會在選單上(或者可能在任何地方)停留太久。
圖片:巨骨舌魚,來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