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是否意味著大象面臨更多危險?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據肯亞野生動物管理局稱,去年肯亞察沃國家公園被盜獵的非洲非洲象非洲森林象)數量增加了一倍以上,從2007年的48頭增加到2008年的98頭——這是自20世紀80年代盜獵危機以來從未見過的數字,當時的盜獵危機獲得了國際支援,使得1989年的禁令成為可能。今年年初以來,公園裡又有五頭被盜獵,另有四頭受傷。

在此之前,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即1989年聯合國關於管制瀕危物種貿易的協議)於去年7月做出了一項決定,同意讓中國和日本透過一次性出售非洲象牙庫存的方式購買100噸象牙。長期以來,中國和日本的消費者一直是世界第一和第三大非法象牙買家。(第二大買家:美國。)

合法出售的象牙來自波札那、奈米比亞、南非和辛巴威。正如許多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所擔心的那樣,大量合法象牙湧入市場顯然進一步壯大了盜獵者和黑市象牙賣家的膽量,他們在象牙銷售禁令於1989年生效時,每年殺害的大象已經超過了當時的數量。肯亞是19個認為象牙禁令應永久保留的非洲國家之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肯亞其他地方的情況甚至更糟。今年到目前為止,在乞力馬扎羅山附近的安博塞利地區,已有19頭大象被殺,另有25頭受傷——通常是被毒箭和長矛所傷。毒殺與子彈一樣有效,但無聲,因此不太可能引起公園巡邏員的注意。

肯亞野生動物管理局的大象協調員帕特里克·奧蒙迪告訴《每日電訊報》:“無論我們在非洲哪裡看到中國人來工作,無論是在肯亞、辛巴威還是剛果,我們都會看到盜獵活動增加。”中國駐肯亞大使館週六回應,要求其在非洲的公民“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不得從事任何象牙或象牙製品的貿易或運輸”。

奧蒙迪警告說,世界金融危機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前往肯亞野生動物公園的遊客減少了,而這些公園的反盜獵巡邏員依賴旅遊業提供資金。非洲象並非瀕危物種,但被認為是受威脅物種,野生種群數量約為50萬頭。

在其他地方,亞洲象(亞洲象)也面臨困境,它們是瀕危物種。世界自然基金會下屬的致力於追蹤野生動物犯罪的組織TRAFFIC本月早些時候釋出的一份報告發現,越南的象牙價格是世界上最高的,每公斤售價高達1500美元或更高。據信象牙來自寮國、越南和柬埔寨,而不是非洲象。據估計,亞洲野生象的數量在38,000到53,000頭之間。

婆羅洲極度瀕危的侏儒象(婆羅洲象)也面臨困境,但原因是不同的。這些大象喜歡以棕櫚樹為食,這使它們與棕櫚油種植園發生了衝突。“在基納巴唐岸種植園周圍,每天都會發生人象衝突,”世界自然基金會的雷蒙德·阿爾弗雷德在一份宣告中說。阿爾弗雷德指出,許多大象被射殺或毒死。據信,野外僅存不到1000頭婆羅洲象。

即使是圈養的大象也並非完全安全。據《紐約時報》報道,北美動物園的亞洲象正死於皰疹(象內皮細胞嗜性皰疹病毒)的爆發,自本世紀初以來,這種病毒已導致動物園出生的亞洲象幼崽死亡20%。科學家們尚不清楚皰疹病毒是如何傳播的,也不清楚為什麼它會影響某些大象而不影響另一些大象。

圖片:© Vanessa Fitzgeral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