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50只極度瀕危的夏威夷僧海豹 (Monachus schauinslandi) 死於疑似藻類毒素中毒30多年後,透過一種新的、非侵入性測試,最終證實了活體海豹體記憶體在雪卡毒素。
雪卡毒素由生活在珊瑚和海藻附近的腰鞭毛蟲產生。腰鞭毛蟲被小魚吃掉,小魚又被大魚吃掉,大魚進而被海豹和人類等捕食者吃掉。攝入雪卡毒素會引起一種名為雪卡毒素中毒的疾病,該疾病會產生胃腸道和神經系統症狀。
不幸的是,雪卡毒素在歷史上一直難以檢測。1978年死亡的50只海豹中有兩隻透過一種稱為小鼠生物測定的方法檢測出神經毒素呈陽性,該方法是將培養物放入活體小鼠體內以觀察它們的反應。但小鼠生物測定最近受到批評,認為其在檢測藻類毒素方面效果不佳,並且其做法已在包括法國在內的許多地方逐步淘汰,法國已於2010年開始使用化學方法檢測牡蠣中是否存在毒素。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為了尋找更好的方法,並試圖瞭解夏威夷僧海豹面臨的威脅,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海洋生物毒素計劃和夏威夷僧海豹研究計劃的研究人員轉向了生物毒素計劃於2006年開發的另一種測試:Neuro-2A細胞毒性測定,該測定使用小鼠Neuro-2a神經母細胞瘤細胞系而不是活體小鼠,並且對毒素表現出更高的靈敏度。
結果是決定性的:根據5月17日發表在期刊《環境科學與技術》上的一項研究摘要,“對死亡擱淺動物的組織分析顯示,大腦、肝臟和肌肉中存在雪卡毒素活性,而對55只自由放養動物的血液樣本分析顯示,19%的動物體記憶體在可檢測水平的雪卡毒素活性(0.43至5.49皮克/毫升P-CTX-1當量)。”活體海豹體內的毒素水平足以毒死老鼠;然而,尚未證實這些毒素是導致死海豹死亡的原因。
對生活在岸邊圍欄中的海豹也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沒有雪卡毒素的跡象。
研究人員表示,這是首次證實雪卡毒素轉移到海洋哺乳動物身上,並證實海豹暴露於這些毒素並受到其威脅。
夏威夷僧海豹極度瀕危,數量約為1100至1200只。根據NOAA的資料,夏威夷僧海豹的數量正以每年4%的速度下降。該物種的其他威脅包括過度捕撈導致的食物短缺、疾病、一個世紀前過度捕獵導致的遺傳多樣性低,以及人類活動,例如被漁網纏住。
圖片由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透過Flickr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