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編者注:海洋地球物理學家羅賓·貝爾正在率領一支探險隊前往南極洲,探索冰蓋下神秘的山脈。以下是她在ScientificAmerican.com關於“極地的未來”的深入報道中,釋出的關於這項工作的第十篇更新。
南極洲麥克默多站——就在24小時前,所有隊伍都被天氣、裝置和官僚主義束縛在南極海岸。今晚,有幾個小組正在向冰蓋中心移動。昨天早上,我差點睡過頭,錯過了與兩名英國隊隊員告別的機會,他們正要前往南極。我衝到麥克默多出發大樓,發現卡爾和道格已經坐在了將送他們到飛機的麵包車裡。他們帶著巨大的ECW(極端寒冷天氣)裝備袋,但除此之外,這輛麵包車就像任何假日酒店前的麵包車一樣。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而,這輛配備了專為冰雪旅行設計的超大輪胎的麵包車,並不是在鋪好的道路上行駛。就像全地形車 (ATV) 一樣,它駛離火山,穿過正在增長的泥濘池塘,駛上 300 英尺厚的漂浮冰面,然後到達一架配備滑雪板的紐約國民警衛隊 C-130 運輸機。這架飛機將向南飛行,直到南方再次變為北方,降落在海拔 9,184 英尺(2,800 米)厚的東南極冰蓋上的南極點,正好趕上午餐時間。當天晚些時候,裝滿儀器的鮮紅色雙水獺飛機也將跟上。從斯克內塔第乘坐 C-130 只需要不到三個小時的行程,在較小、速度較慢的雙水獺飛機上則需要近七個小時。這部分是因為雙水獺飛機的行程中將包括在穆迪冰川邊緣的燃料補給站停留,為飛機油箱加滿油。在這些偏遠的南極“加油站”,自助服務是常態。極地自助服務需要將埋在雪堆中的 55 加侖油桶上的積雪鏟掉。
雙水獺飛機和機組人員及時趕到,享用了晚餐。英國隊將在南極點停留,以適應海拔,然後在本週末飛行第一批飛往北部冰蓋的勘測線。這些線將是我們收集的關於東南極冰蓋的第一批勘測資料。東南極冰蓋大約在 3500 萬年前全球氣候突然變冷時首次形成。科學家稱這種轉變是“溫室”到“冰室”的轉變。由於南極洲已經處於極地位置,第一批冰川形成於極地山頂——跨南極山脈和甘布林採夫山脈。
冰蓋慢慢地擴大到覆蓋整個大陸。可能是在大約 1400 萬年前,氣候再次變得寒冷,永久的冬天籠罩著這片大陸之前,大陸尺度的冰毯生長和收縮了很多次。現在,堆積在中間的冰層厚達兩英里,並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向大陸邊緣流動。冰蓋變形就像倒在烤盤上的薄餅麵糊。東南極洲的大部分冰都凍結在下面的陸地上,並且非常緩慢地以每年三到六英尺的速度移動,因為它流向大海。冰蓋的流動意味著南極點的紀念理髮店柱子必須每年移動一次,以使其與真正的旋轉南極點對齊。
麥克默多以西約 796 英里處是 A 穹頂,這是冰蓋上的最高點。A 穹頂海拔超過 13,000 英尺(3,963 米)。我們將在穹頂的兩側建立營地。美國支援的營地將位於南側,海拔 9,840 英尺(3,000 米)。機組人員已經組裝這個營地近三個星期了。它已成為 C-130 航班運送貨物、雪地摩托、食物和燃料的常規停靠點。好訊息是,空勤人員已經弄清楚瞭如何在不使用固體燃料火箭助推器的情況下起飛。這很重要,因為 JATO 瓶很重,會減少我們可以運入的科學貨物量。
在 A 穹頂的北側,也有活動。今天,美國空軍完成了最後一批燃料的運送,最後 34 捆飛機燃料從 C-17 噴氣機的後部滑落。北部營地經理埃裡克和“滑雪道”女孩莎倫在北部營地。莎倫正開始透過擊倒兩到三英尺高的“雪丘”,即堅固的風吹雪脊,為飛機降落建造一個安全的地方。僅需一天,使用帶坦克式履帶而不是輪子的全地形車,她應該就可以將冰蓋表面打磨光滑,以便雙水獺飛機降落。經過三天的打磨,更大的巴斯勒飛機將能夠降落。然後他們將能夠開始搭建帳篷並收集燃料桶。僅僅六天後,當在南極點適應環境的英國隊準備就緒時,他們應該會有一個打磨過的滑雪道和一個安全(如果簡陋)的營地。然後勘測將開始。
終於,隨著晴朗天氣的到來,人們開始行動了。
圖片由羅賓·貝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