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達爾文是運動心理學家:進化與競技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令人驚訝的是,關於我們人類對體育運動的奇怪迷戀,很少有基於進化論的研究。為什麼我們如此關心這種任意且表面上無功能的身體和精神能力的展示?儘管直接來自進化假設的資料很少,但理論卻比比皆是。例如,在《生物學與醫學展望》的最近一期中,比利時魯汶大學的安德烈亞斯·德·布洛克和西格弗裡德·德維特試圖解釋為什麼我們對競技體育的痴迷是人類天性如此可預測的表現。

不過,在我們深入探討德·布洛克和德維特的觀點之前,先讓我自己披露一下——這可能會歪曲這個故事。在這屆奧運會賽季之後,我無疑會在《大眾科學》及其廣大讀者群中變得令人憎惡。但事實是,我對體育運動沒什麼興趣。倒不是說我積極地不喜歡體育運動;我只是完全無動於衷。我沒辦法。觀看體育賽事的前景,任何體育賽事,對我來說就像把空閒時間花在閱讀C-SPAN底部的滾動新聞一樣毫無吸引力。

我從小就一直是這樣。在我童年大部分時間居住的俄亥俄州中部,成為俄亥俄州立大學七葉樹隊的球迷就像成為宗教團體的成員一樣;也許難怪那裡普通體育迷那種光鮮亮麗、令人毛骨悚然的狂熱眼神,往往與福音派教徒的眼神有著相同的特徵。我父親過去常常拖著我去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籃球比賽,我在那裡會花幾個小時用雙筒望遠鏡窺視看臺上的其他人——他們私下裡、微妙的行為對我來說比下面球場上發生的事情有趣得多。不過,我確實喜歡參加體育運動。我踢了多年的足球和網球。十幾歲的時候,我甚至還摔跤了一段時間,這一事實促使我一位好奇的朋友最近問我加入摔跤隊是什麼感覺,那時我才意識到自己是同性戀。答案是:太棒了。但是,觀看其他人之間的競技比賽對我來說總是如此令人昏昏欲睡,以至於我從未提起足夠的興趣去關心誰輸誰贏。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當然,我對體育運動的冷漠與全球各地(包括我的許多親愛的朋友)的人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們看到一個異常高大的人試圖將一個橙色球扔過一個洞,或者一個異常粗壯的人穿著色彩鮮豔的緊身衣,試圖將一塊形狀怪異的皮革塊帶過一條白線,而其他身材巨大的男人(穿著不同顏色的緊身衣)試圖跳到他身上時,會感到近乎高潮的快樂。即使是我八十二歲,而且我懷疑稍微有點雄性化的祖母,也會在沙發上猛然坐直,當她最喜歡的大學橄欖球隊(同樣是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笨蛋”四分衛被攔截時,會憤怒地爆發出一連串的詛咒。

當我們審視其他文化中的日常體育運動時,我們社會自身特定體育運動的完全隨機和文化建構的性質更容易被人們認識到。正如德·布洛克和德維特指出的那樣,籃球和橄欖球對於中亞草原地區的農村人來說,可能就像他們的傳統運動“布茲卡什”對我們來說一樣具有異國情調。在布茲卡什(一種有趣的馬球變體)中,騎馬的人試圖搶奪一頭無頭的小牛屍體,並將其投擲過球門線或扔進桶裡。這些人非常重視他們的民族消遣。根據一個線上描述

 

小牛的屍體在比賽前浸泡在冷水中24小時,這樣它才足夠堅韌,供騎手使用。通常,小牛會被斬首,四條腿從膝蓋處被切斷,內部被掏空,然後再浸泡。當沒有小牛時,他們會以這種方式使用山羊。

 

布茲卡什甚至在被雪覆蓋的地面上進行,儘管天氣寒冷或細雨,但仍有 95% 的人來觀看。當小牛被帶到球場時,他們會變得如此興奮,以至於有時觀眾會像在一些足球場一樣打架。即使是婦女也會分享這種[興奮],她們會從屋頂上觀看。

 

以這種方式使用動物的身體對我們西方人來說可能顯得野蠻和“不文明”,但現實情況是,我們為我們的橄欖球、棒球、足球、籃球等比賽所做的事情幾乎相同——我們只是將死去的動物再加工幾步,將其變成一個漂亮、閃亮、緊湊的球,以供我們娛樂。關鍵是,當我們評估體育行為的進化原因時,很容易迷失在文化差異的奇怪迷宮中。當然,任何一項特定的運動都是社會學習的產物。但德·布洛克和德維特聲稱,文化差異的背後是相同的內在動機。以下是他們論點的核心

 

達爾文主義的角度來看,體育運動可以被視為為了促進地位獲取而發明的一種文化活動。而獲得地位——平均而言,從長遠來看,在我們的物種所適應的祖先環境中——對個人的生殖成功是有益的。這並不是說獲得地位是我們參與遊戲的(唯一)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動機。許多運動員和觀眾主要對遊戲的樂趣感興趣。聲稱體育運動源於[進化過程]僅僅意味著體育運動(像許多其他遊戲和文化習俗一樣)建立了一個可靠的聲望等級制度,該等級制度鬆散地基於(達爾文)適應性,而這種功能是體育運動的最終原因。

 

換句話說,在公共論壇上展示身體和精神能力為運動員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展示機會,以展示其進化上令人嚮往的特徵。擅長任何特定的運動都無關緊要;例如,我們的大腦不太可能進化出一個“排球模組”或一個“橄欖球模組”來解決祖先過去的特定適應性問題。但德·布洛克和德維特說,偉大的運動天賦間接表明的是運動員的潛在基因質量。最優秀的運動員往往具有非凡的力量、耐力和柔韌性組合或濃度,而這些特質在“進化適應環境”中將具有巨大的優勢,當時人類進化了。因此,據這些作者稱,由於我們的大腦自早期更新世以來幾乎沒有時間發生根本性變化,我們仍然在尋找具有這些令人垂涎的特質的潛在配偶和盟友。

當然,軼事表明,“運動員”最受女孩的青睞,尤其是在青春期晚期和成年早期,這個發育階段標誌著我們物種配偶競爭的頂峰。經驗資料與這些軼事相符。例如,蒙彼利埃大學研究員夏洛特·福裡和同事多米尼克·龐蒂埃和米歇爾·雷蒙德在 2004 年發表在《進化與人類行為》上的研究報告([PDF])中發現,法國大學生運動員(包括男性和女性)比非運動員有更大的交配成功率。此外,體育成就與性伴侶的數量呈正相關。不過,也許我們應該謹慎對待這些資料。研究人員對“交配成功率”的衡量標準是學生自己報告的伴侶數量(當然,並不是說運動員會撒謊)。

但進一步的證據表明,某種強烈的、無意識的動機刺激著我們參與競技體育的慾望,這來自於愛丁堡大學心理學家丹尼爾·法雷利和紐卡斯爾大學的丹尼爾·內特爾最近的一項研究([PDF])。在 2007 年的《進化心理學雜誌》上,法雷利和內特爾調查了數百名職業男子網球運動員(年齡在 20 歲至 30 歲之間)的表現統計資料,發現運動員的排名積分從他們結婚前一年到結婚後一年顯著下降。對於保持單身的職業網球運動員來說,在同一時期內,他們的勝率並沒有下降。“這似乎很可能是由於進化出的心理機制導致這些運動員(儘管是無意識地)將更少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比賽中,而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婚姻生活中,”作者寫道。也就是說,這些新婚夫婦的獲勝動力據稱減弱了,因為透過網球來宣傳他們的基因價值已經在高價值、長期的生殖伴侶中得到了回報。正如我們從最近的泰格·伍茲醜聞中得知的那樣,許多已婚運動員仍在尋求婚外生殖機會,因此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普遍發現反映的是統計上可測量的表現下滑,而不是絕對的直線下降。

對於他們自己而言,德·布洛克和德維特主要借鑑了新墨西哥大學心理學家傑弗裡·米勒的邏輯,米勒在 1999 年撰寫了具有影響力的著作《交配的心靈》(雙日出版社)。在那本書中,米勒推測,運動能力本質上很像雄性孔雀的炫耀性羽毛:就像孔雀的尾巴透過發出訊號表明這隻鳥可以“負擔”如此明目張膽地展示自己而沒有明顯的原因來吸引生殖伴侶一樣,體育行為也是一種能量效率低、個體可變(可遺傳)且具有風險的特質,也許最重要的是,它會讓一個人對異性有吸引力。“體育運動,”德·布洛克和德維特告訴我們,“可以被理解為文化發明的求偶儀式。”甚至有一些證據表明,在球隊中擔任某些關鍵位置的男性運動員往往比他們的隊友對女性更具身體吸引力。在幾項研究中,女性被證明會認為來自曲棍球和足球隊的男性守門員和“前鋒”以及來自橄欖球隊的四分衛的面孔比他們的隊友更具吸引力,而事先不知道哪些面孔屬於哪些球員。許多人將這些發現解釋為,這些關鍵位置需要最有進化價值的特質(例如敏捷性、自發性和創造力),並且由於面部對稱性是基因質量的可靠衡量標準,因此好看的外表和某些型別的“更高層次”的運動能力往往是並駕齊驅的。

當然,如果僅僅依賴於體育是一種精心設計的求偶儀式這種觀點,會有一個明顯的缺陷。那就是它無法解釋為什麼大多數男性更喜歡觀看男性之間的競爭,而如此多的女性更喜歡觀看女性之間的競爭。我假設,普通的紅襪隊男性球迷不會為了滿足他的同性戀慾望而在雨中寒冷地坐上幾個小時。(雖然洋基隊的球迷可能會說這是一個可行的假設。)但德·布洛克和德威特預料到了這種批評。他們反駁說,觀看同性成員在團隊運動中的競爭,可以讓我們評估這些人,不僅作為潛在的配偶,還作為合作的夥伴以及未來的領導者和追隨者。此外,看臺上還有許多“周邊遊戲”,球迷們本質上是在相互競爭以獲得象徵性的榮耀(有時甚至以流氓行為的形式出現),或者為了經濟利益而賭博等等。

事實上,支援“自己人”的運動隊甚至可以改變人類的生理機能。在心理學家保羅·伯恩哈特及其同事的經典觀眾研究中,21名男性足球迷在觀看他們最喜歡的球隊在世界盃電視轉播中與國際對手比賽前後提供了唾液皮質醇樣本。獲勝球隊的球迷的平均睪丸激素水平升高,而輸球球隊的球迷的平均睪丸激素水平則降低。

有些運動似乎比其他運動更容易讓人興奮。根據德·布洛克和德威特的說法,在特定文化中最受歡迎的運動是那些具有“訊號價值”的三個特徵的運動。首先,為了讓一項運動真正在一個社會中流行起來,它必須是資訊豐富的。那些能夠讓運動員清晰展示他們最重要的進化屬性的運動——例如力量、智力、耐力、速度和柔韌性——會吸引最多的追隨者。這也許就是為什麼,例如,老年草地滾球與其他運動相比仍然相對默默無聞的原因。

其次,由於一項運動只有在能夠產生關於其運動員遺傳價值的真實資訊時才具有資訊性,因此更受歡迎的運動是那些在準確性維度上得分較高的運動。例如,過於依賴完全隨機因素或運氣的運動,無法區分實力接近的競爭者之間細微的能力差異。我毫不懷疑,美國石頭剪刀布協會(RPS)的成員已經磨練出了一套高於平均水平的與他們的戰術靈巧性、精神敏銳度和手動靈巧性相關的技能。(如果你想知道,還有一個國際聯盟。) 但是,在石頭剪刀布的“比賽”中,機會因素佔了很大的比重,即使是世界冠軍,如果在臥室裡的得分高於平均水平,我也會感到驚訝——除非是作為獎金和在滿屋子的石頭剪刀布愛好者的環境中產生的副產品。

準確性的維度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如此反感運動員使用合成類固醇來提高他們的表現。這種對身體力量的欺騙性增強破壞了我們作為觀眾根據競爭運動員的遺傳(換句話說,是天賦)屬性來評估他們的能力。從我們在體育場的角度來看,看起來像是非常罕見的基因,實際上只是好藥。用達爾文的話來說,馬克·麥奎爾服用雄烯二酮,相當於一個長相一般的女人做了大量整容手術,最後看起來像一個超級模特。兩者都只是現代科技產生的錯覺,旨在觸發我們人類對他人某些外貌和能力的進化偏好。而在我們對這些人進行了投入之後,得知自己被欺騙了,會讓我們感到冷漠。

最後,德·布洛克和德威特說,為了讓一項運動培養大量的粉絲群體,它必須具備相當高的透明度。這項運動的規則必須容易被觀眾理解,才能產生追隨者,因為球迷需要理解哪些進化上需要的技能是贏得比賽所必需的。一項運動的透明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會學習。一個被邀請到英國觀看板球比賽的美國人可能會摸不著頭腦,不明白為什麼它在大西洋彼岸如此吸引人。

這些都無法解釋我自己對體育的冷漠。我懷疑也有其他人像我一樣,不明白大家都在大驚小怪什麼。我必須說,我不確定我們在這種進化情景中會如何定位——顯然,至少我有一種另類的求偶策略,可能與此有關。但是對於所有其他的運動型猿類和體育迷來說,德·布洛克和德威特的宏大進化藍圖對我來說似乎是一個本壘打。或者至少是一個二壘安打——是這麼叫的嗎?

在本專欄中,由《大眾科學心理》雜誌呈現,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的研究心理學家傑西·貝林思考了日常人類行為中一些更晦澀的方面。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打哈欠會傳染,為什麼我們用食指而不是拇指指點,或者嬰兒時期母乳餵養是否會影響你成年後的性偏好?更深入地瞭解最新的資料,“貝林在思考”會解答這些以及其他關於人性的古怪問題。註冊RSS訂閱或在Facebook上加貝林博士為好友,就不會錯過任何一期。如需閱讀 2009 年 9 月 29 日之前釋出的文章,請點選此處:較早的“貝林在思考”專欄

圖片 ©iStockphoto.com/GlobalP

 

Jesse Bering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Otago in New Zealand. He is the author of The Belief Instinct (2011), Why Is the Penis Shaped Like That? (2012) and Perv (2013). To learn more about Jesse's work, visit www.jessebering.com or add him on Facebook (https://#/jesse.bering).

More by Jesse Ber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