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景:預測文字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願景”系列中,關於最新研究的科幻小說將與分析相結合,探究虛構背後的事實。目標是將來源於頭條新聞的科幻小說與對新發現暗示的可能性的分析相結合。

搜尋引擎的發言人帶領記者們走下公司位於密蘇里州的巨型伺服器農場的通道。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在跟蹤搜尋查詢的趨勢,這為科學家提供了對流感活動以及其他方面的見解,”當計算機在他周圍靜靜地嗡嗡作響時,他說道。“我們還嘗試過根據公開資料生成計算機生成的新聞報道。”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現在,這是我們最新的發展,”他揮舞著手臂,誇張地說。“我們稱之為先期日報。根據任何給定時刻最流行的搜尋查詢,我們弄清楚人們可能最想了解哪些新聞的更新,並根據我們在新聞和其他我們挖掘的資料庫中看到的趨勢,‘先期日報’會自動生成關於接下來可能發生什麼的故事。”

短暫的震驚沉默之後,體育和商業記者同時脫口而出地問道:“這些故事有多準確?” 其中一個記者想象著體育比分在比賽發生之前就出現,另一個記者則想象著股票價格。

“哦,它們通常完全不準確,”發言人輕笑著說。“或者更確切地說,‘先期日報’通常會生成多個故事,每個故事對應它看到的每一種可能的未來。它根據每個故事的可能性對其進行排名,但當然,即使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件有時也會發生。”

看到記者們臉上困惑的表情,發言人解釋說:“‘先期日報’的想法不是像人們可能認為的那樣預測未來,而是幫助使用者為最有可能的未來做好準備,就像導演在拍攝電影前經常進行的故事板預演一樣。它可以幫助人們思考他們現在可能想搜尋什麼,以幫助瞭解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廣告商也可以透過迎合潛在的未來需求而受益。如果你往這邊來,我可以給你展示我的意思……”

稍後,發言人一屁股坐在公司總裁辦公室的沙發上。

“那麼他們怎麼看?” 總裁問道。

“哦,他們似乎相信了,”發言人說著,從手中的波旁威士忌中喝了一口。

“這就是‘先期日報’預測的,”總裁同意道。

發言人輕笑了一聲,然後皺起眉頭嘆了口氣。“它現在能預測多遠?” 他問道。

“現在?不到一天,”總裁靠在椅子上回答道。“再多就需要比我們目前擁有的伺服器還要多的伺服器,呈指數級增長。不過,這已經足夠好了。‘先期日報’至今還沒有出錯。”

發言人歪著頭打量著總裁。“你知道,總有一天,‘先期日報’會出錯的。而且會錯得很離譜。所有理論家都這麼說。”

“哦,我毫不懷疑,毫不懷疑,”總裁說道。然而,他說這句話時,語氣中流露出的懷疑是顯而易見的。

***

科學家們越來越多地挖掘谷歌和推特以獲取有價值的資料。儘管後者可能經常看起來微不足道,但現在每天釋出的推文數量之龐大——根據 9 月份的統計資料,平均每天 2.3 億條——使研究人員能夠挖掘出對人類行為的深刻見解,例如情緒的全球模式,正如上週的一篇論文所證明的那樣。

搜尋引擎也使用預測文字來弄清楚使用者可能輸入哪些查詢。當然,預測文字遠非總是準確的——喜劇網站 Damn You Auto Correct! 建立了一個小型產業,專門收集 iPhone 自動更正錯誤中特別可笑的例子。

記者在預測未來方面通常也好不到哪裡去。除了臭名昭著的“杜威擊敗杜魯門”的失誤——在 1948 年總統選舉中,美國現任總統哈里·杜魯門實際上以出人意料的勝利擊敗了共和黨挑戰者托馬斯·杜威——報紙仍然在犯這種預先寫作的錯誤,《每日郵報》最近錯誤地宣佈阿曼達·諾克斯被判有罪。

誰知道現在正在進行的所有資料和數字運算在未來可能會導致什麼? 儘管如此,對於計算機或其他方式做出的任何預測,我都會持非常懷疑的態度

您可以透過電子郵件 toohardforscience@gmail.com 就“願景”系列與我聯絡。

Charles Q. Choi is a frequent contributor to 大眾科學. His work has also appeared in The New York Times, Science, Nature, Wired, and LiveScience, among others. In his spare time, he has traveled to all seven continents.

More by Charles Q. Cho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