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大腦塞滿了我們在一生經歷中形成的大量記憶。這些記憶的範圍從深刻的(我是誰,我怎麼來到這裡的?)到最瑣碎的(紅綠燈處的汽車牌照)。此外,我們的記憶在精確度上也差異很大。例如,當為孩子購買生日禮物時,父母通常會意識到模糊記憶的危險:記住兒子想要的是具有功夫握把的 G.I. Joe 而不是普通的 G.I. Joe,這可能會對禮物是否受歡迎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我們記憶的“模糊性”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通常與首先能夠記住大量資訊一樣重要。
不同型別記憶的詳細程度不同?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認知心理學家已經確定人類大腦中有兩個主要的記憶系統:一個短期或“工作”記憶,它暫時儲存我們當前正在思考的少數事物的相關資訊;一個持久的記憶,可以儲存我們一生中透過思想和經驗獲得的大量資訊。這兩種記憶系統也被認為在它們提供的細節水平上有所不同:工作記憶提供關於我們當前正在思考的少數事物的清晰細節,而長期記憶提供關於我們看到或經歷過的許多不同事物的模糊得多的圖景。也就是說,儘管我們可以在長期記憶中儲存很多東西,但記憶的細節並不總是清晰的,並且通常僅限於我們所見或所發生事情的要點。
麻省理工學院的認知神經科學家蒂莫西·F·布雷迪及其同事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這些長期記憶可能不像曾經認為的那麼模糊。在他們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嘗試記住3000張常見物體的圖片,包括揹包、遙控器和烤麵包機等物品,這些圖片一次只展示幾秒鐘。在觀看階段結束時,研究人員透過向受試者展示兩個物體,並詢問他們之前看到的是哪個物體來測試他們對每個物體的記憶。毫不奇怪,即使有數千個物體需要記住,受試者也表現得非常好(正確率超過 90%)。這種高成功率證明了長期記憶的巨大儲存能力。然而,最令人驚訝的是受試者對所有這些記憶的驚人細節水平。即使這兩個物體的差異非常細微,例如一對面包片略有不同的烤麵包機,受試者也能很好地區分同一物體的兩張圖片。
如果它不模糊,為什麼我們仍然會忘記事情?
這項新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我們長期記憶中儲存的大量資訊並非如此不確定。看來我們實際上以相當詳細和精確的形式儲存了我們所見事物的表象。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對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產生有影響力的故事。
當然,這一發現提出了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如果我們的記憶並不那麼模糊,那麼為什麼我們經常忘記我們想記住的事情的細節呢?一種解釋是,儘管大腦包含了許多不同事件和物體的詳細表徵,但我們並不總能在需要時找到該資訊。正如這項研究揭示的那樣,如果我們看到一個物體,我們通常可以非常準確和精確地說出我們是否之前見過它。然而,如果我們身處玩具店,並試圖回憶起兒子想要什麼生日禮物,我們需要能夠自願搜尋我們的記憶以找到正確的答案,而無需視覺提醒。看來,正是這種自願搜尋機制容易受到干擾和遺忘。至少當我們沒買到帶有功夫握把的G.I. Joe回家時,這就是我們的解釋。
您是科學家嗎?您最近是否讀過一篇您想撰寫的同行評審論文?那麼請聯絡《心智事項》編輯喬納·萊勒,他是部落格額葉皮層和《普魯斯特是位神經科學家》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