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自我控制對他們未來的成功至關重要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自我控制——調節我們的注意力、情緒和行為的能力——在童年時期出現並在整個人生中發展,但這種技能在個體之間差異很大。過去的 연구報告稱,自我控制部分是遺傳的,部分是後天習得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的人更有可能失業、從事不健康的習慣(如暴飲暴食)並且壽命較短。《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最近的一項研究將兒童時期的自我控制與成年後的健康和福祉聯絡起來,表明每個人,而不僅僅是那些最缺乏這種技能的人,都將從自我控制能力的提升中受益。

杜克大學的心理學家特里·E·莫菲特和她的團隊專注於1972年和1973年在紐西蘭達尼丁出生的1037名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研究人員從3歲到11歲,每兩年觀察這些孩子,並從父母和老師那裡獲取報告。他們在各種環境中評估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毅力和衝動性,以確定每個孩子的自我控制水平。最後,當這些紐西蘭人達到32歲時,研究人員評估了他們的健康、財務穩定性和犯罪記錄。

研究發現,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的兒童成年後更有可能身體狀況不佳、成為單親父母、依賴毒品或酒精、有經濟困難並有犯罪記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推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除了調查並排除智力和社會經濟地位作為可能的解釋外,該團隊還探討了成長環境的差異是否可能發揮作用。為了驗證這個想法,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轉向了1994年和1995年出生的509對英國雙胞胎。該團隊評估了這些雙胞胎在五歲時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較弱的兄弟姐妹更有可能在12歲時開始吸菸、行為不良並在學校遇到困難。

莫菲特指出,在達尼丁小組中,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越強,成年後的生活就越好。“即使是自我控制能力高於平均水平的孩子,如果他們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技能,也可能獲得更好的生活結果,”莫菲特說。在學校等環境中教授自我控制的課程是有效的。因此,杜克大學的團隊認為,在兒童時期進行干預可以給所有孩子帶來更好的未來。[有關智力和健康風險之間聯絡的相關報道,請參閱“戰勝死亡。”]

編者注:本文最初的標題為“有志者事竟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