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為節日購物清單上那位擁有一切的特別之人送什麼禮物而發愁嗎?要不試試一件印有他或她最喜歡的虛擬樂隊標誌的虛擬T恤衫——或者是一條時髦的新化身泳褲?覺得太普通了嗎?那麼,不如送一個預先包裝好的禮物,放在他或她的Facebook聖誕樹下怎麼樣?
許多上了年紀的人可能會認為這類禮物是對他們辛辛苦苦掙來的真金白銀的浪費。但越來越多的青少年以及20多歲甚至30多歲的人卻不這麼認為。芬蘭赫爾辛基資訊科技研究院(HIIT)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在2006年花費了約21億美元購買虛擬商品和服務。
虛擬購物之所以如此受歡迎的原因?HIIT研究員維利·萊頓維爾塔表示,這與傳統購物的原因相同:購物者認為購買某件商品是有價值的,即使他們不一定需要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提供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特別是對於孩子們來說,這種消費是一種社交行為,”他說。“成年人已經形成了關於什麼有價值和什麼沒有價值的概念,但孩子們不認同這種理性化,他們會做他們主觀上認為正確的事情。研究這一點可以促進對一般消費者行為的理解。”
萊頓維爾塔是虛擬經濟研究網路的創始人,這是一個提供關於虛擬購買的新聞、研究和討論的網站,其中包括域名以及線上化身和影片遊戲角色的服裝和配飾。“如今,數百萬人在世界各地的眾多市場上用真金白銀買賣這種虛擬財產,”他說。
事實上,出於社交原因在虛擬物品上的花費,比在林登實驗室的第二人生等網路世界中購買計算機生成的房地產或化身服裝更可持續。萊頓維爾塔表示,Facebook的線上禮物是建立和維持友誼的一種方式。“把它看作是一種創造力,建立群體成員關係,識別社會階層,”他指出,“以及你認同哪個社會群體。”
韓國是虛擬消費的主要市場,而社交網站Cyworld是虛擬物品消費最熱門的場所之一。與Facebook或MySpace不同,Cyworld參與者建立一個名為“迷你我”的化身,其髮型、服裝、面部表情、情緒和其他屬性可以根據所有者的意願隨意更改。在美國和歐洲可以追蹤到的大部分消費——Facebook沒有提供其虛擬商品的銷售資料——都用於大型多人線上遊戲,其中最主要的例子是《魔獸世界》。
萊頓維爾塔採訪的成年人——尤其是30多歲的人——認為社交網站是他們的“虛擬前院”,他說。“你停在車道上的汽車型別、你的房子、你的花園——這些東西都傳達了關於你身份的資訊。有些人認為,如果你不花相當多的錢來維護你的線上形象,你就會看到社會後果,例如感受到來自同齡人的壓力。”
近年來,出現了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虛擬購買傳聞,例如一位澳大利亞人據稱在線上遊戲Entropia Universe中花費超過2萬美元購買了一個島嶼,以及另一位美國人據稱花費10萬美元購買了一個Entropia虛擬空間站。“這些說法無法得到獨立證實,”萊頓維爾塔說,並補充說,這些說法只不過是對Entropia的良好宣傳。
然而,如果虛擬購買和送禮(甚至可能是網路轉贈)要繼續吸引消費者的興趣,併成為Facebook等網站可持續的經濟模式,就必須繼續發展。Facebook提供的許多禮物目前都是免費贈品,這個尚不成熟的業務希望這些贈品能夠塑造市場行為,並鼓勵其參與者最終為商品付費。
HIIT研究人員計劃下個月開始研究虛擬經濟,作為一項為期兩年半的專案“高階虛擬經濟應用”的一部分,該專案由芬蘭技術與創新資助機構Tekes以及諾基亞研究中心、冰島大型多人線上遊戲公司CCP、瑞典虛擬世界製造商Playdo AB和芬蘭的SWelcom(SanomaWSOY集團的電子媒體部門)資助,金額為96.4萬美元(約67.2萬歐元)。他們計劃探索大規模虛擬經濟中的經濟活動、作為線上服務收入模式的虛擬資產銷售以及移動和普及平臺上的網路經濟。
因此,在拒絕購買最新虛擬裝備的請求之前,請考慮一下透過線上購買可以節省的時間和金錢——更不用說您會從您的孩子那裡獲得認可,他們可能認為您是隻會用電腦發電子郵件和上傳數碼照片的技術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