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
一百年前,在1912年4月14日晚間,皇家郵輪泰坦尼克號與一座冰山相撞,並在第二天凌晨沉入冰冷的北大西洋,造成1517人喪生。
歷史上曾發生過更嚴重的悲劇。有些場面更加暴力壯觀,有些至今仍支配著倖存者的日常生活。然而,泰坦尼克號災難在一個世紀以來引起了我們強烈的共鳴。為什麼?因為它是一個像希臘悲劇一樣經典的人性故事。過去一個世紀以來,這個故事在電影、書籍、歌曲和雜誌文章中被一遍又一遍地講述。甚至詹姆斯·卡梅隆也製作了一部電影,以泰坦尼克號傳奇故事為背景。
傲慢——過度的驕傲和自信——是任何古典悲劇的核心。泰坦尼克號於1912年4月11日從愛爾蘭皇后鎮啟航,象徵著現代性和舒適性。當她以高速在黑夜中航行時,她的船長無視了卡桑德拉式的警告,即附近潛伏著冰山,由於傲慢,這艘船與一座冰山相撞。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沉船故事中交織著許多(大部分真實)人類苦難的片段——以及一些令人宣洩的勝利場景。本傑明·古根海姆和他的男僕脫下救生衣,穿上他們的正式服裝,說:“我們已經穿上最好的衣服,準備像紳士一樣沉下去。”托馬斯·安德魯斯,這艘有缺陷的船的設計師,孤獨地坐在豪華的吸菸室裡等待死亡,也許在思考這種可怕的命運逆轉。J·布魯斯·伊斯梅,白星航運公司(泰坦尼克號的擁有者)的主席,悄悄地溜進一艘救生艇,後來因在如此多的婦女和兒童被留在他的船上等死時佔據了一個位置而受到公眾的廣泛譴責。查爾斯·約翰·喬金,廚房工作人員的首席面包師,在我們的複述中提供了喜劇性的緩解:他是最後一個從正在沉沒的船上跳入冰冷海水的人,但他喝了大量的酒,倖存下來並被救起,頭髮仍然是乾的。“永不沉沒的莫莉·布朗”可以說是該船最著名的倖存者:她違抗習俗,出於同情心,指揮她的救生艇返回並在寒冷的海水中尋找倖存者。
英雄和惡棍。生者和死者。所有這些悲情都在悲劇發生後數小時內透過無線電和報紙傳達給世界。
現實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一個更加平淡的現實出現在我們的道路上,神話般的故事與它發生了碰撞。自1912年4月15日以來,這裡提到的每個細節都受到了無休止的爭議(或捏造)。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一大批泰坦尼克號專家變得對細節(甚至奈米級的細節)重新痴迷。谷歌顯示,現在有1100萬個網址中包含“泰坦尼克號”。(只有190萬個網址中包含“巨大的”。)
隨著每一個斷言和反駁,一種模式浮出水面,這種模式與大眾科學在沉船後兩週報道的模式並無太大不同。儘管在過去100年中出現了一些非常富有創意的陰謀論,但該船的建造和沉沒是對失敗的研究:工程系統、法律、設計、私人利潤與公共安全的失敗。
永不沉沒
白星航運公司從未宣稱該船是永不沉沒的——“幾乎永不沉沒”這個詞出現在之前對該船的一些讚賞性評論中,並在之後被具有諷刺意味地誇大。公眾心目中的印象是,這艘船散發出現代性和舒適性,給人一種堅固和安全的印象——就像一座用堅固磚石建造的銀行,即使它因不穩定的財務狀況而倒閉也是如此。1912年4月27日大眾科學上的文章“白星航運公司泰坦尼克號的殘骸”顯示了該船在設計時是如何考慮到安全的。不幸的是,該船的設計並沒有將安全作為首要優先事項。船上有水密門和艙壁,但即使在1912年,工程師們也認識到艙壁不夠高——有些艙壁僅比吃水線高三米。但是,這樣的屏障分隔了內部空間,使得容納付費乘客的輕鬆流動更加困難,因此它們不受鼓勵。該船有一個雙層船底以提高安全性,但該公司決定節省資金和內部空間,而不建造雙層側壁。沉船後,工程師們立即為泰坦尼克號的姊妹船奧林匹克號改裝了雙層船體。
救生艇
現在我們相信,將一艘沒有足夠救生艇來運載船上所有人的船隻送入海洋,一定是一種特殊的狄俄尼索斯式的瘋狂。早期設計的泰坦尼克號實際上要求配備64艘救生艇,但當該船下水時,該公司已將救生艇數量削減至20艘。
令人驚訝的是,所攜帶的救生艇數量實際上高於英國貿易委員會對遠洋班輪要求的法定數量。一種說法是,全套救生艇會使船隻頭重腳輕,可能存在傾覆的風險。另一種說法是,在緊急情況下,救生艇將沒有時間裝載和發射,尤其是在船隻傾斜的情況下。但是,取消救生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為了為富裕乘客的享樂提供充足的空間,用於豪華的日光甲板和豪華的客廳。2012年4月27日大眾科學的封面顯示了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即在頂層甲板上堆放所有救生艇。
冰原中的速度
泰坦尼克號的設計速度從未像更強大的競爭對手船舶那樣快。然而,快速的首次航行為白星航運公司在競爭激烈的跨大西洋蒸汽輪船業務中樹立了良好的媒體形象並改善了業務。因此,很有可能,公司董事長J·布魯斯·伊斯梅推動德高望重的愛德華·約翰·史密斯船長以儘可能快的速度前進。該地區的其他船隻無線電通知他們已經看到冰山,史密斯可能稍微改變了航向以避開這些已知的危險地點,但在速度和風險之間,公司路線勝出。然而,正如您從1912年4月27日大眾科學的這篇文章中看到的那樣,關於冰的危險的知識並不缺乏。聲納在接下來的兩年內被開發出來,作為一種避開冰山的方法。
撞擊
多年來,人們普遍認為,只有冰山造成的巨大撕裂傷口才能使如此宏偉的船隻註定沉沒。船體上300英尺的裂口經常被提及——就像我們在悲劇發生後兩週的期刊中顯示的影像一樣
後來的計算考察了碰撞後兩個小時四十分鐘內水淹沒船隻的速度,結果表明,“裂口”實際上只會對船體造成輕微損壞,總計可能只有十幾平方米。1985年,當潛水器拍攝了泰坦尼克號殘骸在海底四公里處的照片時,這一推論得到了證實。影像顯示了幾個小裂口,或者可能是幾個船體鋼板彈開,給人以裂口的錯覺。(歷史學家認為,將鋼板固定在一起的熟鐵鉚釘的強度不如應有的強度。)
結論
隨著工程專案的複雜性呈指數級增長,對安全的關注也隨之增加。在任何系統中,沒有比人性的弱點更強大、更有能力造成傷害的危險。2012年1月,在義大利建造的最大豪華遊輪歌詩達協和號,在古老的海港城市熱那亞的芬坎蒂尼造船廠製造,並按照法律規定的最高安全標準制造,撞上地中海的暗礁,並部分傾覆,造成數十人死亡。該船的船長弗朗切斯科·斯凱蒂諾似乎在一時軟弱中將他的船駛向岩石:法院、小報以及網際網路上的鍵盤專家仍在爭論這種軟弱是否與一位容貌姣好的25歲摩爾多瓦前舞蹈演員——以及一位名叫丘位元的羅馬神有關。